[发明专利]一种干燥空气封闭循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42956.0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4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中;梁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8D1/053 | 分类号: | F28D1/053;F28D7/16;F28F9/22;F28F9/24;B01D5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换热器 外换热器 封闭循环装置 干燥空气 管程出口 管程进口 壳程进口 冷凝水排 冷却液 壳程 废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燥空气封闭循环装置,由内换热器和外换热器组成,其特征在于:废气由所述内换热器管程进口进入,所述内换热器管程出口与所述外换热器管程进口连接,所述外换热器管程出口与所述内换热器壳程进口连接;所述内换热器和所述外换热器都设有冷凝水排口;冷却液从外换热器壳程进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燥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味精废液喷浆造粒废气封闭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味精废液在喷浆造粒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恶臭气体,这些臭气随干燥空气一起散发到环境中,对环境的危害很大。近年来,各味精厂都将干燥空气收集、净化处理后再排空。这样虽然缓解了环境问题,但也使味精厂成本大幅提高。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味精厂喷浆造粒的产出物是肥料,因此,对干燥介质的要求不是很高,不必要全部使用新鲜空气。干燥介质的本质作用是带走物料中的水份,干燥介质被使用后,介质中含有了水汽,并混杂了干燥过程中产生的不凝气,如果将被使用后的介质中的水汽凝结成水而去除,则除水后的干燥介质与新鲜空气在除湿方面的作用是相同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循环使用这些介质,而不必进行环保处理。当然,介质在循环使用后,会被不凝气污染,但是,对于像味精废液喷浆造粒这种过程来讲,是可以接受的。本专利就是这样一种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干燥空气封闭循环装置,由内换热器和外换热器组成,其特征在于:废气由所述内换热器管程进口进入,所述内换热器管程出口与所述外换热器管程进口连接,所述外换热器管程出口与所述内换热器壳程进口连接;所述内换热器和所述外换热器都设有冷凝水排口;冷却液从外换热壳程进出。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一种干燥空气封闭循环装置的有益效果是:可大幅度减少空气净化的处理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干燥空气封闭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干燥空气封闭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一的一种干燥空气封闭循环装置,由内换热器1和外换热器2组成,其特征在于:废气由所述内换热器1管程进口进入,所述内换热器1管程出口与所述外换热器2管程进口连接,所述外换热器2管程出口与所述内换热器1壳程进口连接;所述内换热器1设有冷凝水排口1-1,所述外换热器2设有冷凝水排口2-1;冷却液从外换热器2壳程进出。
下面对本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作一说明:
排出的废空气,由于其温度较高,因此,在内换热器1中,将其所含热量交换给被冷却除湿后返回的空气,以节约能量;废空气在交换出热量后,其温度变低;由于其中水汽含量高,随着其温度的被变低,其变为饱和空气,随着其温度再变低,其中的水汽会发生凝结而并通过冷凝水排口1-1去除(此时为低温饱和空气);此低温饱和空气随后进入外换热器2,在冷却液的作用下,变为更低温度的饱和气,并凝结出更多的水,通过冷凝水排口2-1去除;这种被冷却除湿的空气,返回内换热器1的壳程,去吸收排出的废空气中的热量,然后流出壳程。流出壳程的空气,与新鲜空气的作用是相同的,因此,将其加热后用于干燥;如此循环,实现本专利的设计思想。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唯一变化是将外换热器2的壳程取消,使外换热器2变成了一个空气冷却器。其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是一样的。实施例二适宜在寒冷的地方使用。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未经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29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