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9106.5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89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熊争平;果玮;刘瑶;刘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573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程云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肌酸激酶同工酶 第二试剂 第一试剂 检测试剂 防腐剂 保护剂 缓冲液 试剂盒 聚苯乙烯胶乳 表面活性剂 化学发光 特异性强 生化仪 稳定剂 增凝剂 阻断剂 抗体 申请 替代 应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第一试剂、第二试剂。第一试剂包含缓冲液、防腐剂、增凝剂、表面活性剂、保护剂、阻断剂;第二试剂包含缓冲液、稳定剂、防腐剂、保护剂、聚苯乙烯胶乳颗粒、肌酸激酶同工酶抗体。本申请的试剂盒具有稳定性好、特异性强等优点,能够应用于生化仪进行大批量的测定,能够替代化学发光产品,降低医院测定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体外诊断试剂领域,具体涉及免疫比浊法对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检测。
背景技术
1960年CK首先被研究并认为可以用来诊断ACS,但是由于其特异性较差于1970年后被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取代。随之,CKMB由于其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被推荐为上一代心肌梗死(AMI)的诊断金标准。
然而,由于骨骼肌中也存在少量CKMB,在儿童骨骼肌中的CKMB会更高。因此,特异性不好,有造成误诊的风险。目前,已经被新的金标准标志物cTnI所取代。
尽管如此,CKMB在ACS和AMI诊断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首先,当心肌损伤引发胸痛发作后,CKMB出现在血液中的时间比cTnI早,因此可以作为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其次,CKMB是溶栓治疗效果评估的首选标志物,当阻塞的心肌冠状动脉再通时,心肌细胞中的CKMB会被血流冲出来,造成CKMB升高,利用这个特点可以根据CKMB浓度的变化情况评估溶栓治疗效果。再次,CKMB检测可以用来评估心肌梗死范围和再梗死。最后,当cTnI不可用或者cTnI的结果难以确诊时,CKMB是cTnI有效的辅助标志物。
目前,常规的CK-MB的测定主要采用的是免疫抑制法,它测定的是CK-MB的活力。CK-BB在正常人体内的含量微乎其微,因此该法忽略CK-BB的存在,假设血清中只有CK-MM和CK-MB。在试剂中加入抗CK-M亚单位的多克隆抗体,从而抑制CK-MM和CK-MB中M亚单位活性,测得结果相当于CK-MB中B亚单位活性,将结果乘以2即相当于CK-MB活力。此方法迅速、简洁、省时、有较高的敏感性,但是影响因素和缺陷众多。
酶联免疫法(ELISA)是基于双抗夹心法检测血清中存在的CK-MB。主要原理即,将配对单抗的其中一株抗体包被于96孔板上,加入待检血清样本,孵育一定时间,洗去多余液体,加入HRP酶标的相应对应单抗,最后TMB下显色,进而根据吸光度来判定样本中CK-MB的浓度。该法特异性强,但需要人工进行操作,且检测时间较长。
胶体金免疫比浊法,例如CN103926405A提供了一种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试剂盒,其包含第一试剂和第二试剂,其中第一试剂包含:0.2%BSA、0.05%Tween20、50mM磷酸盐缓冲液pH7.2、0.2%PEG20000、0.1%NaN3;第二试剂包含:1%BSA、50nm-100nm金颗粒、10mmol的磷酸盐缓冲液pH7.2、0.1%NaN3、20%蔗糖、5%甘油。
电化学发光(ECL)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该法的优点为特异性强,精密度优,缺点是价格昂贵,且基本被国外IVD巨头垄断。
患者体内存在的类风湿因子(RF)能干扰许多免疫学检测方法。IgM型RF和IgG型RF与检测试剂中的捕获抗体及标记二抗的Fc结合,导致检测假阳性结果。RF对不同检测方法的干扰程度不同,影响程度并不与RF浓度成正比。目前,在临床中使用的检测试剂大多没有很好地采取防止RF干扰的措施(类风湿因子对免疫测定干扰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15年Vol 21,19:3495)。目前,防止RF干扰的策略包括:待测样本用连接有热变性IgG的固相吸附剂进行预处理(Euroimmune公司),4℃过夜离心后再检测;检测抗原时,可以用2-巯基乙醇加入到样本稀释液或样本中,使IgM型RF降解。
鉴于上述,本领域仍需要一种特异性高、假阳性低、抗RF干扰且价格低廉的CKMB的检测试剂盒。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91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