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冰箱化霜控制方法、控制器及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6511.1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2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唐学强;孟宪春;任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1/00 | 分类号: | F25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冰箱 控制 方法 控制器 | ||
1.一种冰箱化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带有变温室和冷冻室的风冷冰箱的化霜控制,所述变温室中设置有变温室蒸发器,所述冷冻室中设置有冷冻室蒸发器,所述变温室蒸发器和所述冷冻室蒸发器分别独立地进行化霜控制,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变温室的设定温度;
根据所述变温室的设定温度采用第一策略进行变温室蒸发器的化霜控制;
若所述变温室的设定温度大于或等于0℃,则采用风机回风化霜的方式进行变温室蒸发器的化霜控制;当所述变温室的设定温度是从0℃以下调整到0℃或0℃以上时,若所述变温室正在制冷,则将电磁阀直接切走,并进入风机回风化霜的化霜控制,直至所述变温室蒸发器表面温度达到第一温度阈值以上后控制风机停止运转;若所述变温室不在制冷,则直接打开风机,进入风机回风化霜的化霜控制,直至所述变温室蒸发器表面温度达到第一温度阈值以上后控制风机停止运转;
若所述变温室的设定温度小于0℃,采用电加热化霜的方式进行变温室蒸发器的化霜控制;
其中,所述采用电加热化霜的方式进行变温室蒸发器的化霜控制,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变温室的设定温度所处的温度区间,采用对应的化霜间隔进行化霜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变温室的设定温度所处的温度区间,采用对应的化霜间隔进行化霜控制,包括:
若所述变温室的设定温度处于第一温度区间,则采用第五化霜间隔进行化霜控制;
若所述变温室的设定温度处于第二温度区间,则采用第四化霜间隔进行化霜控制;
若所述变温室的设定温度处于第三温度区间,则采用第三化霜间隔进行化霜控制;
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区间为[-6℃,-1℃],所述第二温度区间为[-12℃,-7℃],所述第三温度区间为[-18℃,-13℃],24min≤第三化霜间隔≤第四化霜间隔≤第五化霜间隔≤96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变温室的设定温度是从0℃或0℃以上调整到0℃以下时,直接打开电加热器,采用电加热化霜的方式进行变温室蒸发器的化霜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变温室的设定温度在0℃以下调整时,若调整后的温度小于调整前的温度,则采用由调整后的温度确定的化霜间隔进行当前化霜周期以及后续化霜周期的化霜控制;若调整后的温度大于或等于调整前的温度,则采用由调整前的温度确定的化霜间隔进行当前化霜周期的化霜控制,且采用调整后的温度确定的化霜间隔进行后续化霜周期的化霜控制。
5.一种冰箱化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带有变温室和冷冻室的风冷冰箱的化霜控制,所述变温室中设置有变温室蒸发器,所述冷冻室中设置有冷冻室蒸发器,所述变温室蒸发器和所述冷冻室蒸发器分别独立地进行化霜控制,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变温室的设定温度;
根据所述变温室的设定温度采用第一策略进行变温室蒸发器的化霜控制;
若所述变温室的设定温度大于或等于0℃,则采用风机回风化霜的方式进行变温室蒸发器的化霜控制;当所述变温室的设定温度是从0℃以下调整到0℃或0℃以上时,若所述变温室正在制冷,则将电磁阀直接切走,并进入风机回风化霜的化霜控制,直至所述变温室蒸发器表面温度达到第一温度阈值以上后控制风机停止运转;若所述变温室不在制冷,则直接打开风机,进入风机回风化霜的化霜控制,直至所述变温室蒸发器表面温度达到第一温度阈值以上后控制风机停止运转;
若所述变温室的设定温度小于0℃,采用电加热化霜的方式进行变温室蒸发器的化霜控制;
其中,所述采用电加热化霜的方式进行变温室蒸发器的化霜控制,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变温室的设定温度所处的温度区间以及当前的环境温度,采用对应的化霜间隔进行化霜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65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