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脑无线充电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32402.2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0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贾圣宝;许德明;肖文;戴兴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1F38/14;H01F41/071;H01F41/07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黄宗熊 |
地址: | 3437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充电装置 发射装置 无线充电接收 导磁体外壳 铁氧体磁芯 发射模组 螺旋线圈 无线充电 电插头 电脑 磁胶 模组 制作 接收装置结构 能量损失率 标准支持 充电过程 过流保护 台式电脑 跳线连接 芯线端部 震荡线路 转换过程 外露 贴合 弯折 错位 并列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脑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发射模组和无线充电接收模组,无线充电发射模组包括发射装置和震荡线路;无线充电接收模组包括接收装置和整流、过流保护线路;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结构相同,均包括导磁体外壳和磁胶,外壳贴合于磁胶表面;导磁体外壳内设有铁氧体磁芯和FFC,FFC弯折绕设在铁氧体磁芯外部,且FFC的两个芯线端部错位跳线连接形成完整的螺旋线圈,螺旋线圈的两端线并列形成电插头,电插头外露于外壳。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脑无线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本发明公开的电脑无线充电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在充电过程中,转换过程能量损失率低,并且该装置无需QI标准支持,台式电脑也可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电脑无线充电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我们的工作、生活都已经离不开电脑了,然而业界笔记本实现无线充电的创新步伐实在太慢了,笔记本电脑生产厂家对新技术、新功能的审慎态度,一定程度上是历代笔记本电脑都未能够保证顶尖体验,这种审慎最终令到笔记本电脑成为史上比较缺乏激情的电子产品了。
无线充电的实现方式有很多,其中常见的有磁场感应、磁场共振、电场感应和电磁波。国外有品牌推出了“磁场感应模式”支持无线充电的笔记本电脑(不兼容台式电脑),其模式就是在桌子上放一个充电垫(发射装置,通常是一个板子,里面有线圈),笔记本面里面有一个接收装置。这样当笔记本放到充电垫上的时候,笔记本就能够通过电磁波的形式接受到发射器传递过来的电磁,经过转换装置将电磁转换成电能供给笔记本。
不可否认无线充电是未来的趋势,无线充电笔记本时代自此拉开序幕。然后众多的电脑厂商之开发比较冒进,开发产品存在如下缺陷:
1、首先谈致命缺陷:笔记本电脑需要准确地放在充电位置上,不能有太多的垂直间隔(笔记本电脑放置空间自由度很小,能量发射端和接收端需要准确对位才能实现感应充电)。这就与笔记本电脑理想的实用工作状态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笔记本电脑可能使用中会因人姿势而位移调节),因此导致笔记本电脑目前实现无线充电商用的主流技术受到局限。目前问世的发射器和笔记本之间的无线充电属于“能源的二次转换方式”,在转换的过程中损失率较大,如果作为主力充电方式的话,能源浪费会很严重,且距离越远充电的效果越差,能量损失也越大,这是现在技术还无法攻破的难题。
2、笔记本配置上必须支持Qi无线充电标准(Qi是全球首个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标准化组织--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无线充电示例Power Consortium,简称WPC推出的“无线充电”标准),如果一套电脑不支持该QI标准,那么无线充电装置对它来说也只是一个摆设。
3、台式电脑和手机等不能同时兼容这类充电垫,现有无线充电装置兼容性不足。
这些缺陷可以看到笔记本电脑无线充电领域推进依旧存在很大的限制,实用性也有待考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脑无线充电装置及其制作方法,通过两个平面型初(次)级线圈相互叠加形成功率型变压器进行能量传递,转换过程能量损失率低,并且该装置无需QI标准支持,台式电脑也可使用,兼容性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脑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发射模组和无线充电接收模组,所述的无线充电发射模组包括发射装置和震荡线路;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模组包括接收装置和整流、过流保护线路;
所述的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结构相同,均包括导磁体外壳和磁胶,所述的外壳贴合于磁胶表面;所述的导磁体外壳内设有铁氧体磁芯和FFC,所述的FFC弯折绕设在铁氧体磁芯外部,且FFC的两个芯线端部错位跳线连接形成完整的螺旋线圈,所述螺旋线圈的两端线并列形成电插头,所述的电插头外露于外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24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接触电能传输装置的柔性行波激励方法
- 下一篇:一种坐标护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