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解液存储罐及具有其的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231201.0 | 申请日: | 2018-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5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煜;罗再祥;刘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8/18 | 分类号: | H01M8/18;H01M8/0427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 |
| 地址: | 6117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液 存储罐 存储腔 隔离部 存储 电池 可移动地设置 腔壁 漂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解液存储罐及具有其的电池,电解液存储罐包括:存储罐本体,存储罐本体的至少部分具有用于存储电解液的存储腔;隔离部,隔离部设置在存储腔内,且漂浮在电解液上;其中,隔离部沿存储腔的腔壁可移动地设置。本发明的电解液存储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解液存储罐内的电解液容易发生氧化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解液存储罐及具有其的电池。
背景技术
钒电池分别以不同价态的钒离子(V2+/V3+(负极)和V4+/V5+(正极))为电池的两极氧化还原电对。将正、负极电解液分别存储于正、负两个储液罐中,由耐酸性液体泵驱动活性电解液至反应场所(电池堆)再回至储液罐中形成循环液流回路,以实现充放电过程。
在需要储存电能的时候,即充电过程,正极电解液中钒离子V4+的失去电子变为V5+,负极电解液中的钒离子V3+的得到电子变为V2+,电子由外部电网或电源供给。在需要释放电能的时候,即放电过程,正极电解液中钒离子V5+的得到电子变为V4+,负极电解液中的钒离子V2+的失去电子变为V3+,电子通过外部回路供给电网或负载。图1为现有的液流电池系统示意图。其中,1为电池堆,2和3分别为正极与负极电解液储液罐,4和5分别为正极和负极电解液液体泵,6和7分别为正极和负极电解液管道。
电能是以V2+(负极)和V5+(正极)的形式储存在电解液储罐中的。由于负极电解液中的二价钒V2+离子还原性强,在敞开式储液罐中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变为三价钒V3+离子,使正、负极电解液的荷电状态失去平衡。这种不平衡状况随着钒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的增加会变的越来越严重,从而造成钒电池充放电容量减少,能量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液存储罐及具有其的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解液存储罐内的电解液容易发生氧化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解液存储罐,包括:存储罐本体,存储罐本体的至少部分具有用于存储电解液的存储腔;隔离部,隔离部设置在存储腔内,且漂浮在电解液上;其中,隔离部沿存储腔的腔壁可移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隔离部的外边缘与存储腔的腔壁相贴合。
进一步地,存储腔包括:第一存储腔段,第一存储腔段用于存储电解液;第二存储腔段,第二存储腔段与外界相连通;其中,隔离部设置在第二存储腔段与第一存储腔段之间,以将第一存储腔段和第二存储腔段相隔离。
进一步地,隔离部包括:隔离部本体,隔离部本体漂浮在电解液上;第一密封体,第一密封体设置在隔离部本体的周向外边缘,第一密封体的外边缘与存储腔的腔壁相贴合;其中,隔离部本体随电解液的高度变化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第一密封体沿存储腔的腔壁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体套设在隔离部本体的周向外边缘。
进一步地,电解液存储罐还包括: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搅拌部,搅拌部设置在存储腔内,搅拌部用于搅拌电解液;其中,搅拌部可转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搅拌机构还包括:驱动轴,驱动轴的第一端穿过隔离部与搅拌部相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驱动轴的第二端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电解液存储罐还包括:第二密封体,第二密封体设置在驱动轴与隔离部之间。
进一步地,第二密封体随隔离部沿驱动轴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12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