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量测农田信息的实时动态采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30712.0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3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谢沛沛;刘志龙;史冰冰;张勇朴;武帅;杨路涛;张东辉;董孟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1/02 | 分类号: | G01C1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刘立春 |
地址: | 47102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时动态采集 农田信息 平板电脑 量测 采集 工作效率 连接装置 人力物力 设备连接 实时操作 实时查询 外业采集 外业测量 电子化 信息化 智能化 返工 录入 叠加 调查 关联 农田 重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量测农田信息的实时动态采集方法,该方法是通过一种连接装置将RTK外业采集装置与平板电脑设备连接在一起,在外业测量时只需一人即可直接完成在平板电脑中进行数据的采集与编辑,并与权属调查的底图实时关联,采集到的农田位置和坐标可直接叠加在底图上进行实时操作,同时录入权属信息与位置信息,并实时查询、修改,使权属调查工作更加信息化、智能化、电子化,减少了人为错误,避免了重复返工,降低人力物力的投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可测量农田信息的实时动态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提供体制保障,探索建立符合“长久不变”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管理制度,国家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入户调查和实地测量。根据基础工作底图和农户承包地登记基本信息表,由村(居)实施小组入户实地进行承包地权属调查,由农户进行确认。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由专业测绘人员采取地面实测或调绘方法,调查每块承包土地的实际面积、位置、形状、权属和空间分布等情况,并按照统一的地块编码规则进行标识,形成承包地地籍图。
一般情况下,农田入户调查和实地测量分为两步走,农田入户调查采用遥感影像图或航空影像图作为底图,实地进行权属调查;然后进行实地测量,通过采用RTK技术采集坐标的方法获得农田的位置和面积,这种方法快速准确、动态实时,但无法与权属调查的底图进行实时关联,无法当场添加和确认农田的一些属性信息,只能通过后期内业计算机操作进行编辑和整理,容易发生遗漏、重复返工等现象,使工作重复且效率不高。因此如何实时、快速、准确得到农田信息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人员需要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将RTK与平板电脑设备合为一体的可量测农田信息的实时动态采集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量测农田信息的实时动态采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村为单位,将该村的遥感影像图或航空影像图、三合一表存入平板电脑中;
(2)在RTK数据采集设备的强制对中杆上安装连接装置,连接装置的另一端固定上平板电脑,将平板电脑与RTK数据采集设备稳固在一起;
(3)打开平板电脑绘图软件,导入该村调查底图与三合一表;
(4)启动RTK数据采集设备,通过蓝牙实现绘图软件成功连接RTK数据采集设备;
(5)采集各户农田界址点,得到界址点数据,并实时显示在平板电脑上,根据调查底图进行实时调整和修改;
(6)现场核实农田位置信息并录入权属信息,形成带有位置信息和权属信息的外业草图;
(7)将外业得到的现场草图转存至计算机,绘制得到承包地地籍图。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发明,该方法是通过一种连接装置将RTK外业采集装置与平板电脑设备连接在一起,在外业测量时只需一人即可直接完成在平板电脑中进行数据的采集与编辑,并与权属调查的底图实时关联,采集到的农田位置和坐标可直接叠加在底图上进行实时操作,同时录入权属信息与位置信息,并实时查询、修改,使权属调查工作更加信息化、智能化、电子化,减少了人为错误,避免了重复返工,降低人力物力的投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限定,步骤(6)中,得到的外业草图以SHP和DAT格式各保存一份。
进一步限定,所述三合一表是由前期权属调查所得到的包含该村所有户籍信息的一个表格,格式为EX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07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