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泄漏的高效能多用户联合预编码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9428.1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1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杰令;赵瑞琪;张睿;智开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中电科西电科大雷达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456 | 分类号: | H04B7/0456;H04B7/0452;H04B7/0426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佘文英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户 动态功率分配 联合预编码 高效能 公平性 泄漏 矩阵 无线通信领域 用户信道矩阵 原始发送数据 对接收信号 多用户干扰 预编码矩阵 等效信道 基站获取 先验信息 信号相加 用户利用 原始信号 抗干扰 归一化 基站端 基站发 预编码 加权 发射 判决 | ||
1.一种基于泄漏的高效能多用户联合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基站获取各个用户的下行信道矩阵Hk,其中用户k=1,2,…,K,K为系统中的用户数,然后构造每个用户的干扰矩阵
步骤2:通过传统的信泄噪比准则获得先验的接收矩阵Rk;
步骤3:利用动态功率分配策略,将功率分配问题转化为几何规划并通过迭代运算的方法得到用户的功率分配矩阵;
步骤4:利用信道矩阵和先验的接收矩阵构造加权因子,然后初始化等效信道,并加权等效信道来提高多用户之间的公平性;
步骤5:通过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泄漏的高效能联合预编码方法来获得基站端的预编码,利用得到的预编码对各个用户的发送信号进行独立处理,然后对所有处理后的信号进行相加,最后通过基站天线发射出去;
步骤6:用户对从基站接收到的信号通过MMSE接收机进行相关处理,得到原始的发送数据;
步骤7:重复以上步骤,分别遍历所有的用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泄漏的高效能多用户联合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确定所有用户信道矩阵,基站获取各个用户的下行信道矩阵,确定所有用户信道矩阵Hk为用户k的下行信道矩阵,k=1,2,…K,K为系统中用户数,HT表示信道矩阵的转置;构造各用户干扰矩阵,以用户k为例,用户k的干扰矩阵为
步骤2:然后通过SLNR准则
获得先验的接收矩阵Rk;
步骤3:通过动态功率分配策略,将功率分配问题转化为几何规划问题并获得功率分配矩阵;几何规划可以通过内点迭代法可以求解:设置一个迭代次数L,做一个循环迭代的运算,初始化的功率分配系数为pl-1=p0,计算中间系数Am,Bm,然后根据得到的优化函数进行迭代得到用户k的功率分配系数为pk=pL,把所有用户的功率分配系数组成一个功率分配矩阵;
步骤4:通过已知的信道矩阵和先验的接收矩阵,构造加权因子然后初始化等效信道,并对等效信道进行加权得到加权等效信道Hej,来提高用户的公平性,改善信道条件较差的用户体验;
步骤5:利用本发明的EI-SLNR方法来获得优化后的基站端预编码,
基站预编码表示为然后利用构造的预编码对各个用户的发送信号进行独立的处理,对所有处理后的信号进行相加,最后通过基站天线发射出去;
步骤6:用户对接收信号进行译码和相关处理:用户对从基站接收到的信号通过MMSE接收机进行处理,接收矩阵为其中dk=AkHkWk,最后得到原始的发送数据;
步骤7:重复以上步骤,分别遍历所有的用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泄漏的高效能多用户联合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动态功率分配策略,具体包括:
3.1将优化目标设定为最大化系统的和速率,可以得到如下公式
其中SINRdown为下行链路的信噪比;
3.2将上面的优化目标进行等价转换,可以得到
定义一个辅助函数
3.3定义函数将非凸的目标函数转换成一个几何规划可解的问题
得到的上式是一个标准的GP问题;
3.4对优化函数进行一个压缩近似处理
其中
3.5最终的优化目标转变为
通过内点迭代法可以求解:设置一个迭代次数L,做一个循环迭代的运算,初始化的功率分配系数为pl-1=p0,计算中间系数Am,Bm,然后根据前面的优化函数通过迭代得到用户k的功率分配系数为pk=p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中电科西电科大雷达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中电科西电科大雷达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94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