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用创面止血冲洗液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8200.0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2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韩松;鱼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涛 |
主分类号: | A61K33/04 | 分类号: | A61K33/04;A61K31/465;A61P17/02;A6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碱 冲洗液 创面 止血 亚硫酸钠 创面组织 清创 外用 组份 收缩 全身性毒副作用 抗氧化作用 长期储存 均匀涂布 理化性质 毛细血管 凝血因子 配件领域 深层血管 药用标准 止血过程 注射用水 接合 冲洗器 淋巴管 灭菌 断端 流体 溶质 稀释 远端 医疗器械 冲洗 肢体 血管 治疗 运输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配件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早期清创冲洗器外用创面止血冲洗液组件。组份包括烟碱药用标准品,纯水,亚硫酸钠,所述烟碱组份与创面毛细血管与淋巴管断端上的烟碱类受体接合,产生收缩血管断端的作用;所述纯水为灭菌注射用水稀释溶质亚硫酸钠和烟碱;所述亚硫酸钠抗氧化作用维持烟碱理化性质稳定,便于止血冲洗液长期储存与运输。通过冲洗液流体将烟碱带至创面组织,均匀涂布创面组织表面;止血冲洗液可降低止血过程中对凝血因子依赖程度;不产生创面深层血管收缩作用,不造成创面远端肢体的血供障碍,不产生与治疗无关的全身性毒副作用。本发明使得操作人员便捷完成清创冲洗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配件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早期清创冲洗器外用创面止血冲洗液组件。
背景技术
早期清创冲洗器是医护人员在现场对创伤进行冲洗、清创、消毒、中止创伤进程的重要医疗器械。外用创面止血冲洗液是早期清创冲洗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面止血冲洗液的性能及便捷性对早期清创冲洗器医疗功能有着重要影响,因而创面止血冲洗液在现场早期清创冲洗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在抢险救灾和战场等特殊不稳定环境下,早期清创冲洗器通过优化消毒液的操作程序,完成简陋卫生条件下的污染创面冲洗清创治疗,可以避免创伤加重、感染扩散、重复救治等问题的发生;使用时,创面止血冲洗液收缩创面微小体液管腔减少创面出血与体液渗出,为清洁冲洗创面提供清晰的创面视野,故外用创面止血冲洗液的技术性能及勤务便捷性对清创冲洗效果影响重大;当外用创面止血冲洗液的技术性能及勤务便捷性不良时,导致清创冲洗操作便捷性显著降低,影响使用者清创救治技术的发挥。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1:201220356638.5,公开了一种现场早期清创清创冲洗器,其所述早期清创冲洗器配备有三种清创冲洗消毒液;其专利授权为本专利申请人拥有,所述专利权利要求书中原设计创面冲洗液为0.9%氯化钠溶液并且仅有冲洗功能,缺少外用创面止血冲洗液;冲洗操作时小动静脉易激惹导致创面再次出血;冲洗清创时创面一过性渗出增多导致术野模糊;静脉方式止血过程中出血与凝血风险同时存在;创面止血过多依赖凝血因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外用创面止血冲洗液,能够克服原专利设计创面冲洗液功能不全面的问题,清创冲洗液种类配置更加合理,便携式早期清创冲洗器实用性显著提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外用创面止血冲洗液,能够克服冲洗操作时小动静脉激惹导致创面再次出血的问题,减少创面清创时再次出血的概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外用创面止血冲洗液,能够克服冲洗清创时创面一过性渗出增多导致术野模糊的问题,清创时术野清晰有利于提高创面清创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外用创面止血冲洗液,能够克服静脉方式止血过程中出血与凝血风险同时存在的问题,更直观确认创面止血效果,降低创伤救治中的医疗风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外用创面止血冲洗液,能够克服创面止血过多依赖凝血因子的问题,创伤病人凝血功能受损情况下提高创面止血效果,适用于特殊病人和战伤条件下清创止血,有利于拓展临床应用范围。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外用创面止血冲洗液,包括烟碱,纯水,亚硫酸钠。
所述烟碱纯度为99.9%医用级产品,其水溶液组份与创面毛细血管与淋巴管断端上的烟碱类受体接合,产生拟神经递质缩血管生理作用,持久性闭锁管腔断端,促进断端内口快速产生难溶性组织栓子,实现创面止血、减少创面渗出,有效阻止血液及体液经创面流失;
所述纯水为灭菌注射用水,用于稀释溶质亚硫酸钠和烟碱,调节与维持亚硫酸钠与烟碱的理化性质,作为液态载体使烟碱与创伤表面烟碱类受体合产生药理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涛,未经张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82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芍药苷在制备IDO抑制剂中的用途
- 下一篇:磷铂及其在治疗癌症中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