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既有预应力结构板的开洞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7016.4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5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曾滨;许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解政文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筋 洞区域 预应力结构 夹片 开口 开口夹具 锚具 混凝土结构板 千斤顶 预应力钢筋 布置位置 便捷性 角磨机 紧贴 铁锤 混凝土 切除 并用 拆除 释放 暴露 | ||
本发明对既有预应力结构板的开洞方法包括:在预应力结构板的待开洞区域内找到预应力筋的布置位置;在沿预应力筋长度方向的待开洞区域两侧分别选取两个局部待开洞区域,开洞后使预应力钢筋完全暴露;沿着预应力筋长度方向,在靠近梁的两个局部待开洞区域的两侧各分别安装一个开口锚具及夹片,并用铁锤将夹片的一侧顶入开口锚具内,在夹片的另一侧分别安装至少一个与夹片相互紧贴的开口夹具,然后用角磨机逐丝切除开口夹具外侧的预应力筋;之后按照普通混凝土结构板拆除待开洞区域中部剩余的混凝土,本发明解决了在不便使用开口千斤顶的情况下,在预应力筋断筋的中部释放预应力,提高了既有预应力结构板开洞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开洞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对既有预应力结构板的开洞方法。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在结构构件受外力荷载作用前,先人为地对它施加压力,由此产生的预应力状态用以减小或抵消外荷载所引起的拉应力,达到推迟受拉区混凝土开裂的目的。
预应力混凝土能够充分利用高强度钢筋,改善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提高受剪承载力,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和裂缝闭合性能。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平板楼盖,具有降低层高,简化模板,加快施工等明显效果。预应力混凝土除用于楼盖外,有时还用来解决大跨度以及复杂柱网情况下的转换板。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兴建了大量的预应力楼盖结构。因对楼盖不同的使用要求,出现了大量的改造问题。对于普通混凝土楼盖,楼板改造只是个局部问题。而对于预应力楼盖来说,由于预应力筋通常多跨布置,楼板改造是个整体问题。同时由于较小的开洞尺寸可能使得预应力松锚没有空间,不恰当的操作使得施工风险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目的是在既有预应力楼盖的开洞补强中,可以在不便使用开口千斤顶的情况下,在预应力筋断筋的中部释放预应力,提高既有预应力结构板开洞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为了完成本申请的发明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对既有预应力结构板的开洞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一)、对预应力结构板中预应力筋的定位
在既有预应力结构板的待开洞区域内找到预应力筋的布置位置;
(二)、对预应力结构板进行预处理
在沿预应力筋长度方向的待开洞区域两侧分别选取两个局部待开洞区域,在局部待开洞区域内开洞,在开洞时,采用无振动静力破损,不产生较大的振动荷载并不损伤预应力结构板中的预应力筋,开洞后使预应力钢筋完全暴露;
(三)、对预应力筋的预应力释放
在两个局部待开洞区域开洞后,沿着预应力筋长度方向,在靠近梁的两个局部待开洞区域的两侧各分别安装一个开口锚具及夹片,并用铁锤将夹片的一侧顶入开口锚具内,在夹片的另一侧分别安装至少一个与夹片相互紧贴的开口夹具,并夹紧开口夹具,然后用角磨机逐丝切除开口夹具外侧的预应力筋,使得被切除的两个局部待开洞区域之间预应力筋中的预应力逐步释放直到为零;
(四)、耐久性保护
切除在两个局部待开洞区域内的多余预应力筋,将外露预应力筋涂覆专用防腐润滑脂,并用混凝土封堵预应力筋的端头;之后按照普通混凝土结构板拆除待开洞区域中部剩余的混凝土;
本发明的一种对既有预应力结构板的开洞方法,其中:在步骤(一)中,通过钢筋探测仪器并配合预应力图纸,找出预应力筋的布置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70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智能清洁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采用UHPC加固混凝土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