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碱性土地有机肥料及其制作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223386.0 申请日: 2018-03-19
公开(公告)号: CN108191582A 公开(公告)日: 2018-06-22
发明(设计)人: 闫毛钦;李夫;王晓全 申请(专利权)人: 淮北达驰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5G3/04 分类号: C05G3/04
代理公司: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代理人: 张玺
地址: 235143 安徽***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硫酸铵 有机肥料 磷酸二氢钾 硫酸钾镁肥 腐熟堆肥 酒糟 磷矿粉 尿素 施用 生长素 营养元素缺乏 微生物分解 保水保肥 生长发育 通气性能 土壤溶液 植物吸收 植物枝叶 制作工艺 有机质 微量元素 持续性 多孔隙 腐叶土 腐殖酸 能力强 营养土 重量份 板结 肥力 富含 透水 易被 质轻 疏松 维生素 发酵 盐碱 土地 改良 化肥 土壤 补充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碱性土地有机肥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尿素15‑20份、硫酸铵2‑5份、磷酸二氢钾9‑13、磷矿粉10‑15份、天然硫酸钾镁肥7‑10份、腐熟堆肥15‑20份、酒糟13‑20份。通过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磷矿粉、天然硫酸钾镁肥和酒糟,这样既可以补充多种营养,又有利于降低土壤溶液浓度,减轻由于施用化肥而引起盐碱为害,改良了pH和多种营养元素缺乏的状况。腐叶土是植物枝叶在土壤中经过微生物分解发酵后形成的营养土。腐熟堆肥质轻疏松,透水通气性能好,且保水保肥能力强,肥力持续性较长;多孔隙,长期施用不板结,易被植物吸收。富含有机质、腐殖酸和少量维生素、生长素、微量元素等,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碱性土地有机肥料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碱性土壤指土壤酸碱度(pH值)大于7的土壤;亦即土壤溶液中的氢氧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实用上则指pH值在7.3以上的土壤。

碱性土壤的形成要受到各种因素的控制,而且地域性的差异非常显著。盐化和碱化往往是同时发生的。由于人为因素的干扰强度一直在不断扩大,草地上的植被也随之遭到严重破坏,而这些地方又多滨海,属于湿地范畴,海水中的盐碱度也会影响土地中的盐碱含量,导致土地盐碱化严重,带来严重危害。

碱性土壤包括盐土、盐化土壤、碱土和碱化土壤,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形成和发育的,其影响因素以气候、地形、地质、水文和水文地质及生物最为突出。另外,伴随着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尤其是灌溉事业的发展及人类的不当利用,己引起了水文及水文地质恶化,导致土壤形成过程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盐碱土壤中因盐分含量和高,干旱与涝渍并存,有机质含量低,土壤理化性状差,缓冲性能差,保水保肥力低,对作物生长有害的阴阳离子多,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且土地生产力和承载力低。

由于盐碱土壤内大量盐分的积累,特别是土壤中过量的交换性钠的存在,易引起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结构粘滞,通气性差,容重高,土温上升慢,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性差,水分释放慢,渗透系数低,毛细作用强,更导致了表层土壤盐渍化的加剧。

对于土壤来说,它的碱化程度越高,理化性状就越差,湿润时容易膨胀、泥泞、分散,干燥时则收缩、坚硬、板结,通气和透水性能都特别差。钠离子的高度分散作用是造成这些危害的主要原因,它可以与土壤中所含有的其他的盐类产生代换作用,导致了碳酸钠的形成,有较高的碱性,而碳酸钠的毒害作用也是造成盐碱土对于植物危害作用的很大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碱性土地有机肥料及其制作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碱性土地有机肥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尿素15-20份、硫酸铵2-5份、磷酸二氢钾9-13、磷矿粉10-15份、天然硫酸钾镁肥7-10份、腐熟堆肥15-20份、酒糟13-20份。

优选的,所述腐熟堆肥包括腐叶土、植物秸秆、鸡粪、碱蓬和石膏粉。

优选的,所述腐熟堆肥的含水量控制在30-50%重量比之间。

一种碱性土地有机肥料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取植物秸秆,并将植物秸秆粉碎至100-200目,然后加入腐叶土、鸡粪、碱蓬和石膏粉,搅拌均匀后获得物料堆,将物料堆放置在露天土坑中,并使用塑料薄膜将土坑密封发酵备用;

S2:步骤S1中物料堆温上升40-60℃时,及时翻堆,增加透气性,促进水分散失,这样发酵10-15天,至堆放温度不再上升为止,获得腐熟堆肥;

S3:将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磷矿粉和天然硫酸钾镁肥投入至酒糟中,混匀后获得混合物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达驰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淮北达驰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33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