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施工电梯地下室顶板脚手支撑架加固结构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2791.0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8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唐英俊;陈昌俊;李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4 | 分类号: | E04G23/04;E02D27/4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 |
地址: | 61006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电梯 地下室顶板 钢筋混凝土 钢管支撑 满堂支架 支撑架 横向水平杆 纵向水平杆 加固结构 加强结构 荷载 顶托 立杆 同一水平面 部分固定 顶部设置 脚手钢管 结构安全 立杆固定 室顶板 地下室 顶面 顶住 地下 申请 应用 | ||
1.施工电梯地下室顶板脚手支撑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地下室基础上的满堂支架,满堂支架顶住顶板;
满堂支架包括钢管支撑立杆和加强结构,所述的加强结构包括横向水平杆和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和纵向水平杆均与钢管支撑立杆固定;
钢管支撑立杆的顶部设置有顶托,顶托包括十字部分和凹槽部分,十字部分与凹槽部分固定,凹槽部分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电梯地下室顶板脚手支撑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十字部分与凹槽部分焊接或者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施工电梯地下室顶板脚手支撑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凹槽部分为圆柱开槽结构,槽内设置垫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电梯地下室顶板脚手支撑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垫块为木垫块,垫块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垫块顶面高于凹槽部分顶面或者与凹槽部分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电梯地下室顶板脚手支撑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加强结构为三层,每层加强结构均由横向水平杆和纵向水平杆交叉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电梯地下室顶板脚手支撑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钢管支撑立杆与地下室基础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电梯地下室顶板脚手支撑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钢管支撑立杆底部设置连接板,钢管支撑立杆通过连接板与地下室基础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电梯地下室顶板脚手支撑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地下室基础预埋螺杆,连接板上设置通孔,螺杆穿过连接板后用螺母固定。
9.施工电梯地下室顶板脚手支撑架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分析研究施工电梯处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的最大承载力;
(2)分析研究施工电梯的最大使用荷载;
(3)设计使用满堂脚手钢管支撑架对施工电梯处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部位进行外部加固。
10.施工电梯地下室顶板脚手支撑架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上确定施工电梯安装位置;
S2:分析研究施工电梯安装位置处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设计承载力;
S3:分析计算施工电梯的最大使用荷载;
S4:分析核算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设计承载力与施工电梯最大使用荷载的差值;
S5:为了加大安全系数,将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的自重加上施工电梯的最大使用荷载作为加固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的计算荷载;
S6:计算设计加固的满堂脚手钢管支撑架;
S7:按设计图搭设满堂脚手钢管支撑架;
S8:在满堂脚手钢管支撑架顶部使用顶托;
S9:使用扭矩扳手确定一顶托与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刚好紧密接触的扭矩力,作为整个满堂脚手钢管支撑架顶部顶托的一标准支撑力;
S10:整个满堂脚手钢管支撑架搭设后,按照已确定的标准支撑力使用扭矩扳手对全部顶托进行统一检查,确保其全部顶托的支撑力一致,避免顶托的支撑力不一致,而损坏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
S11:施工电梯使用完成拆除后,再拆除满堂脚手钢管支撑架,脚手钢管可重复周转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279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