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方位超声穿刺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13252.0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93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萍;李娜;高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冯振宇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方位 超声 穿刺 取样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方位超声穿刺取样装置,其包括能与穿刺器、取样器、注射器适配连接的定位连接体,所述定位连接体能装配于超声探头上,定位连接体能在超声探头上圆周转动,定位连接体在超声探头上转动后,能使得与所述定位连接体连接配合的穿刺器、取样器、注射器与超声探头配合进行所需平面内或平面外的超声穿刺、超声取样、超声注射;还包括锁定状态控制机构,通过锁定状态控制机构能将定位连接体锁定在超声探头上,通过锁定状态控制机构解除定位连接体与超声探头的锁定状态时,定位连接体能在超声探头上转动。本发明能有效实现平面内、平面外的超声穿刺、超声取样以及超声注射的操作,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穿刺取样装置,尤其是一种全方位超声穿刺取样装置,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已有超声扫描技术中,一般都是通过人手直接握持超声探头,根据人体的扫描部位,通过人体的手臂带动人的手最后通过手移动超声探头,最终完成扫描工作,往往扫描工作者一天要完成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患者的扫描检查,对于执行扫描工作的医生来讲,每天胳膊悬空在患者身上不停的扫描,以便找到患者的病灶,医生的胳膊和手腕一天需承受强大的运动量,长此以往医生工作很辛苦,有人甚至由于长期工作疲劳得不到休息,落下疾病,而且对于医生来讲长时间持续一个动作使医生手臂肌肉劳损酸胀。
同时,若使用超声实施有创操作,如:穿刺、引流、置管等时,较为复杂的操作需要双手协助进行。此时,要么需要助手手持超声探头不动,保持超声影像不发生大的变动,操作者双手解放出来进行后续操作;要么在完成超声定位后,移走超声探头,实施非显影下的盲视操作。前者必须要有助手帮助,且常因助手手持超声探头移位导致超声显影变化,给操作者带来不便;后者,只是在定位时使用超声显影,真正的操作确属盲视操作,偏离了可视化操作的目的。
同时,超声显影下有创操作时,穿刺针等必须整体处于超声探头显影平面内时,穿刺针等才能在超声屏幕中显现。实施操作时,将穿刺针等显影在超声影像里十分困难,必须经过大量训练方可实现。
临床需要一种省力易操作的超声探头,以在穿刺部位显影定位完成后,超声探头能临时固定在需要位置,解放出操作者双手,减少人员浪费,提高可视化操作的易行性。同时,能对穿刺针等穿刺方向进行限制,使操作时穿刺针穿刺方向始终能在超声影像中显现,指导操作者,减少操作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方位超声穿刺取样装置,其结构紧凑,能有效实现平面内、平面外的超声穿刺、超声取样以及超声注射的操作,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全方位超声穿刺取样装置,包括能与穿刺器、取样器、注射器适配连接的定位连接体,所述定位连接体能装配于超声探头上,定位连接体能在超声探头上圆周转动,定位连接体在超声探头上转动后,能使得与所述定位连接体连接配合的穿刺器、取样器、注射器与超声探头配合进行所需平面内或平面外的超声穿刺、超声取样、超声注射;
还包括用于控制定位连接体与超声探头间相互锁定状态的锁定状态控制机构,通过锁定状态控制机构能将定位连接体锁定在超声探头上,通过锁定状态控制机构解除定位连接体与超声探头的锁定状态时,定位连接体能在超声探头上转动。
所述定位连接体包括能套在超声探头的定位连接环以及与所述定位连接环适配连接的连接架,定位连接环能在超声探头上圆周转动,连接架能跟随定位连接环转动;定位连接环在超声探头上转动后,能通过锁定状态控制机构将定位连接环与超声探头相互锁定。
穿刺器与定位连接体连接配合时,连接架包括与定位连接环外壁固定连接的环固定连接杆、与所述环固定连接杆适配连接的穿刺定位架以及用于穿刺针定位的穿刺针放置定位体;
所述穿刺定位架包括若干依次连接的支撑连杆,相邻的支撑连杆间通过连杆轴铰接。
所述穿刺定位架内邻近环固定连接杆的支撑连杆通过连杆轴与环固定连接杆铰接,或穿刺定位架与环固定连接杆采用可拆卸连接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人民医院,未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32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