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华绒螯蟹蟹苗3次淋水3次着水下塘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9552.1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2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陈虎;奚业文;朱华;张立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县明信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黄晶晶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淋水 蟹苗 中华绒螯蟹蟹苗 渗透压调节 有效解决 淋洒液 放苗 吸水 下塘 死亡率 体内 水产 配置 培育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华绒螯蟹蟹苗3次淋水3次着水下塘的方法,涉及水产培育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配置三种淋洒液、(2)第一次淋水、(3)第二次淋水、(4)第三次淋水、(5)第一次着水、(6)、(7)第三次着水、(8)分散放苗,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蟹苗下塘后过度吸水,蟹苗体内渗透压调节不及时,蟹苗死亡率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华绒螯蟹蟹苗3次淋水3次着水下塘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蟹苗培育户,将长途运输来的蟹苗直接下塘,由于蟹苗经过长途运输,运输过程中虽然采取控温、增加湿度等手段,但仍存在一定的失水现象,此时将蟹苗直接下塘,一部分体质较差和失水较多的蟹苗,过度吸水,蟹苗体内渗透压调节不能及时适应,下塘5天之内陆续死亡,5天之后抽样统计计算平均下塘成活率只有65%左右,目前,亟需要一种下塘方法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华绒螯蟹蟹苗3次淋水3次着水下塘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蟹苗下塘后过度吸水,蟹苗体内渗透压调节不及时,蟹苗死亡率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中华绒螯蟹蟹苗3次淋水3次着水下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置三种淋洒液:第一种配置1.5%维生素C水溶液+葡萄糖淋洒液,第二种配置2.5%维生素C水溶液+葡萄糖+多维电解质淋洒液,第三种配置3.5%维生素C水溶液+葡萄糖+多维电解质+氨基酸淋洒液;
(2)第一次淋水:将蟹苗箱放置池埂上,用1L左右浇花的喷壶,装入1.5%维生素C水溶液+葡萄糖淋洒液,对着蟹苗框四周及框内水草处,淋洒蟹苗2~3分钟;
(3)第二次淋水:将蟹苗箱放置池埂上,间隔8分钟后,用1L左右浇花的喷壶,装入2.5%维生素C水溶液+葡萄糖+多维电解质淋洒液,对着蟹苗框四周及框内水草处,淋洒蟹苗3~4分钟;
(4)第三次淋水:将蟹苗箱放置池埂上,间隔8分钟后,用1L左右浇花的喷壶,装入3.5%维生素C水溶液+葡萄糖+多维电解质+氨基酸淋洒液,对着蟹苗框四周及框内水草处,淋洒蟹苗4~6分钟;
(5)第一次着水:将蟹苗连苗箱一起放入蟹苗培育池塘内着水1~2秒钟后提出水面,放置池埂上,着水时将蟹苗连同蟹苗框一起放入蟹苗培育池内,让池水与蟹苗框上部平齐;
(6)第二次着水:第一次着水蟹苗框放置池埂上3~5分钟后,再将蟹苗连苗箱一起放入蟹苗培育池塘内着水3~5秒钟后提出水面,放置池埂上;
(7)第三次着水:第二次着水蟹苗框放置池埂上5分钟后,将蟹苗连苗箱一起放入蟹苗培育池塘内,倾斜箱口,让苗慢慢地自动散开游走;
(8)分散放苗:在塘口四周,选5~6个点缓慢放苗。
优选地,1.5%维生素C水溶液和葡萄糖的重量比为1︰2。
优选地,2.5%维生素C水溶液、葡萄糖、多维电解质的重量比为1︰2︰2。
优选地,3.5%维生素C水溶液、葡萄糖、多维电解质和氨基酸的重量比为1︰2︰2︰5。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华绒螯蟹蟹苗3次淋水3次着水下塘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有效解决蟹苗下塘后过度吸水,蟹苗体内渗透压调节不及时的问题,蟹苗下塘成活率大大提高,达到95%左右,有效解决了纯淡水地区蟹苗下塘成活率低瓶颈问题,适合大范围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县明信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未经和县明信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95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排气式浮筒升降海扇智能养殖筏架
- 下一篇:一种幼蟹三段式培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