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投影仪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09136.1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2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大谷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9/31 | 分类号: | H04N9/3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邓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影仪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影仪系统,能够将从摄像图像取得视差信息而进行的位置检测维持为高精度,并且抑制摄像部间的距离的增大。能够利用作为构成摄像系统(50)的4个摄像部的照相机(50a、50b、50c、50d)根据摄像范围不同的2组视差图像来取得视差信息,由此,将视差信息设为使得各照相机间的距离的更短的视差信息而取得。利用所取得的视差信息来检测作为投射画面的被照射区域(PLa)上的指示体(OB),实现交互图像投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检测位于投射画面上的手指等立体指示体的投影仪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能够检测位于投射画面上的手指等立体指示体的投影仪,例如已知有根据从多个照相机取得的多个摄像图像信息的视差信息来识别手指等指示体的形状并检测指示位置的投影仪(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可实现通过利用指示位置的检测而反映到投影图像的内容中并能够进行写入的所谓交互的投影仪。但是,在利用如上所述的视差信息的情况下,如果想高精度地识别手指的形状,则需要更加增大视差、即增大照相机间的距离,照相机间的距离与投影仪的主体部分的大小相比有可能会变得非常大。作为另一个解决方法,例如还可考虑提高照相机的分辨率或镜头性能这样的提高照相机性能的方法,但会导致成本增加。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506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从摄像图像取得视差信息而进行的位置检测维持为高精度并且抑制摄像部间的距离的增大的投影仪系统。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投影仪系统具有:投影仪主体部,其投射图像光;第1摄像部、第2摄像部、第3摄像部和第4摄像部,它们能够在来自投影仪主体部的图像光的投影区域中拍摄摄像范围不同的2组视差图像。
在上述投影仪系统中,能够利用4个摄像部拍摄摄像范围不同的2组视差图像(立体图像),由此,例如,与由2个摄像部取得的视差信息相比,能够将可进行同等精度的位置检测的视差信息设为使得摄像部间的距离更短的视差信息而取得。由此,例如在通过利用视差信息来检测投射画面上的指示体而能够实现交互的图像投射的投影仪系统中,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方面,第1摄像部配置于在与投影仪主体部的投射方向垂直的第1方向上与投影仪主体部的投射光轴分离的位置处,第2摄像部配置于在作为与第1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2方向上与投射光轴分离的位置处,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距来自投影仪主体部的图像光的投影区域的距离不同,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拍摄1组视差图像。在该情况下,在第1摄像部与第2摄像部之间容易产生视差,能够抑制摄像部间的距离的增大,并且根据视差图像获得检测投射画面上的指示体时所需的视差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第3摄像部配置于在第2方向上与投射光轴分离的位置处,第4摄像部配置于在第1方向上与投射光轴分离的位置处,第3摄像部和第4摄像部距来自投影仪主体部的图像光的投影区域的距离不同,第3摄像部和第4摄像部拍摄与由第1摄像部和第2摄像部拍摄的1组视差图像不同的1组视差图像。在该情况下,在第3摄像部与第4摄像部之间容易产生视差,能够抑制摄像部间的距离的增大,并且根据视差图像获得检测投射画面上的指示体时所需的视差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第1摄像部和第3摄像部配置于比第2摄像部和第4摄像部更接近投影区域的一侧。在该情况下,利用与投影区域的距离差,在第1摄像部及第3摄像部与第2摄像部及第4摄像部之间,能够形成为分别具有视差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第1摄像部~第4摄像部以规定角度范围内的倾斜角倾斜,第1摄像部的倾斜角大于第2摄像部的倾斜角,第3摄像部的倾斜角大于第4摄像部的倾斜角。在该情况下,通过设置倾斜角,与不设置倾斜角相比,能够抑制摄像部的大视场角化。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第1摄像部和第3摄像部距来自投影仪主体部的图像光的投影区域的距离相等。在该情况下,第1摄像部侧和第3摄像部侧能够在距投影区域的距离相等的状态下进行拍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91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