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摄像头成像测试用的中继镜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09025.0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5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陆海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隆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0 | 分类号: | G02B27/00;G03B4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朱文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摄像头 成像 测试 中继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摄像头成像测试用的中继镜设计方法,步骤如下:S1.设置成像系统包括:照明系统、测试卡、摄像头模组和中继镜;其中,摄像头模组至少设有两个摄像头,中继镜在光阑两侧偏移其光学轴心,该偏移距离大于相邻被测摄像头之间的距离;S2.设置镜片组及其初始结构,选定摄像头模组视场角、摄像头模组入瞳直径,并且按同心时优化畸变和轴心偏移,优化成像质量;S3.确定镜片组结构完成中继镜设计,解决了现有成像测试用中继镜设计方法在进行多个摄像头测试时成像质量的降低,同时实现同位并行成像与检测,工作效率低,需要自动聚焦设备多,设备和生产车间面积的利用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于光学成像质量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摄像头成像测试用的中继镜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中继镜用来模拟摄像头的远焦成像,使得在更近距离拍摄到远焦的效果,已广泛应用于摄像头模组的自动聚焦,以及摄像头模组、手机摄像头、车载摄像头等的成像质量检测行业。
在双摄像头的成像检测中,采用单摄中继镜通过移动切换、分两次进行模拟成像。其检测过程为:(1)摄像头1移动到中继镜位置;(2)拍摄图像1; (3)处理图像1,评测图像质量1;(4)摄像头1移走,摄像头2移入;(5) 拍摄图像2;(6)处理图像2,评测图像质量2;(7)摄像头2移走。完成一个测试循环,即使“处理图像1,评测图像质量1”与“摄像头1移走,摄像头2 移入”,但大部分过程为顺序进行,影响检测效率,其特点是节省设备空间;
在多工位自动聚焦中,采用单摄中继镜构成。其检测过程为:(1)摄像头 1、2放置在各自的中继镜位置;(2)同时拍摄图像1、2;(3)处理图像1、2; (4)评测图像质量1、2。完成一个测试循环,由于两套测试采用并行处理,测试效率较高,但设备占用了2倍的空间。(在成像检测中,占用设备空间的部件为测试卡和平面光源,其大小,小则600x600mm,大则为1000x1000mm。)
如果使用一个中继镜组成的成像检测系统,可以实现同位并行成像与检测,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这种方案也可以替代多工位的单摄像头自动调焦,甚至可以扩大到3到4个摄像头模组自动聚焦,这样使自动聚焦设备大大减小,提高设备和生产车间面积的利用率。
但是,常规的单摄中继镜,其摄像头和中继镜的光轴不在一个轴线上,即存在一个偏心,这种情况下,系统的成像质量将严重下降,显然是不可行的。
因此,需要一种双摄像头中继镜的设计方案,在保证成像质量的同时,还能使自动聚焦设备大大减小,提高设备和生产车间面积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摄像头成像测试用的中继镜的设计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成像测试用中继镜的设计方法不能在保证成像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同位并行成像与检测,工作效率低,需要自动聚焦设备多,设备和生产车间面积的利用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摄像头成像测试用的中继镜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设置成像系统,包括:照明系统、设置在照明系统前端的测试卡、设置在测试卡前端的摄像头模组和设置在摄像头模组和测试卡之间的中继镜;
其中,摄像头模组至少设有两个摄像头,中继镜在光阑两侧偏移其光学轴心,该偏移距离大于相邻被测摄像头之间的距离;
S2.设置镜片组及其初始结构,选定摄像头模组视场角、摄像头模组入瞳直径,并且按同心时优化畸变和轴心偏移,优化成像质量;
S3确定镜片组结构完成中继镜设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设置成像系统包括:设定光线波长、设定照明系统的光阑直径、设定摄像头模组的视场角、设置物面、设置像面以及设置物面与像面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隆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隆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90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促动器和光扫描装置
- 下一篇:延伸景深生物识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