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套组的制备方法及加速有机分子附着至载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6736.2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2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许纯渊;谢怡慧;黄巧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希华晶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翊钧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分子 微波能量 固着 硅烷 基材 制备 同轴电缆 辐射器 检测套 种检测 附着 套组 微波 发射 输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套组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载体,所述载体包含基材;以硅烷(silane)固着于所述基材的表面;提供有机分子;将所述有机分子加至所述载体上;以同轴电缆输出微波能量;以及透过辐射器均匀发射所述微波能量来微波所述载体及所述有机分子,以将所述有机分子固着于含有所述硅烷的所述载体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检测套组的制备方法及一种加速有机分子附着至载体的方法,尤指一种使用同轴电缆输出微波能量并透过辐射器均匀发射所述微波能量的检测套组的制备方法及加速有机分子附着至载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有各种感测方法,常见的感测方法例如酵素连结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其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感测方法,已有多年的历史,其至少包括待测样品为抗原或抗体两种方式,分别论述如下:
当待测样品为抗原时,酵素连结免疫吸附法包括如下的操作步骤:将具有专一性的抗体固着(coating)于塑料孔盘上,固着时间约需12-18小时,固着完成后洗去多余抗体;加入待测物和固着的抗体进行反应,反应时间约需0.5-2小时,待测物中若含有和固着的抗体具有反应性的抗原,则其会与固着于塑料孔盘上的抗体进行专一性键结;洗去多余待测物,加入带有酵素且和该抗原具有反应性的抗体与该抗原键结,键结时间约需0.5-1小时;洗去多余未键结的带有酵素的抗体,加入酵素受质使酵素呈色,呈色时间约需0.5小时,以光谱仪读取呈色结果(即吸光值(OD值)),实验完成总共约需1-2天。
当待测样品为抗体时,酵素连结免疫吸附法包括如下的操作步骤:将已知的抗原固着(coating)于塑料孔盘上,固着时间约需12-18小时,完成后洗去多余的抗原;加入待测物和固着的抗体进行反应,反应时间约需0.5-2小时,检体中若含有和固着的抗体具有反应性的一次抗体,则其会与固着于塑料孔盘上的抗原进行专一性键结;洗去多余待测物,加入带有酵素的二次抗体,与待测的一次抗体键结,键结时间约需0.5-2小时;洗去多余未键结的二次抗体,加入酵素受质使酵素呈色,呈色时间约需0.5小时,以光谱仪读取呈色结果(即吸光值(OD值)),实验完成总共约需1-2天。
酵素连结免疫吸附法虽然用途广泛,但操作费时,尤其是固着时间长达12-18小时,为了提升效率,改进现有的酵素连结免疫吸附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士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检测套组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载体,所述载体包含基材;以硅烷(silane)固着于所述基材的表面;提供有机分子;将所述有机分子加至所述载体上;以同轴电缆输出微波能量;以及透过辐射器均匀发射所述微波能量来微波所述载体及所述有机分子,以将所述有机分子固着于含有所述硅烷的所述载体上。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加速有机分子附着至载体的方法,包括:提供所述载体,所述载体包含基材;以硅烷(silane)固着于所述基材的表面;将所述有机分子加至所述载体上;以及在所述载体上,以特定功率提升含有所述硅烷的所述载体及所述有机分子的碰撞机率,从而加速所述有机分子附着至含有所述硅烷的所述载体。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以Corning的COR-9018孔盘固着(coating)转化生长因子beta 1(TGF-beta 1)隔夜(overnight)与以微波炉微波固着的比较。
图2显示以Corning的COR-9018孔盘固着TGF-beta l隔夜与以微波治疗仪固着TGF-beta 1的比较。
图3A及图3B显示本发明的具金纳米粒子及硅烷的玻璃基材载体与Corning的COR-9018孔盘以微波炉微波固着IL-15的比较。
图4A及图4B显示本发明的具金纳米粒子及硅烷的玻璃基材载体与Corning的COR-9018孔盘以微波炉微波固着TGF-beta 1的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希华晶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希华晶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67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