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04031.7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6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赵剑竹;张庆勇;王翊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信安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3 | 分类号: | G06F16/23;G06F16/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052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同步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于提供同步服务的配置文件;针对除中心库以外的任一待同步数据库,根据该待同步数据库中需要同步的数据库表的标识信息,确定该待同步数据库中需要同步的数据库表;根据该待同步数据库对应的已同步时间戳,从确定出的需要同步的数据库表中提取写入时间晚于已同步时间戳、同步状态字段表征未同步的数据,其中,每一待同步的数据库包含的各个数据库表中包含时间戳字段和同步状态字段;将各个待同步数据库中提取出的数据同步到中心库中。采用上述方法,通过在数据库中增加时间戳字段和同步状态字段,无需考虑数据库的类型或版本,即可实现跨类型、跨版本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同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和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的数据库中数据同步方法,一般是基于数据库本身同步技术实现数据的同步,例如对两台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实现同步时,一般在同一空间内用一根数据线将分别承载这两个数据库的设备相连,即进行双机热备,由此实现这两个数据库中数据的同步。
现有的数据同步方法一般只适用于类型相同、版本相同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同步,可以得出现有的数据库的数据同步方法对数据库本身属性有较高要求,无法实现不同类型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同步。
因此,如何实现跨类型、跨版本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同步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和设备,用以实现不同数据库类型和/或版本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同步。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包括:
获取用于提供同步服务的配置文件,所述配置文件中包含预先选定的中心库的属性信息、各个待同步数据库中需要同步的数据库表的标识信息和各个待同步数据库对应的已同步时间戳,其中所述中心库为从所有待同步数据库中选择出来的;
针对除所述中心库以外的任一待同步数据库,根据该待同步数据库中需要同步的数据库表的标识信息,确定该待同步数据库中需要同步的数据库表;并
根据该待同步数据库对应的已同步时间戳,从确定出的需要同步的数据库表中提取写入时间晚于所述已同步时间戳、同步状态字段表征未同步的数据,其中,每一待同步的数据库包含的各个数据库表中包含时间戳字段和同步状态字段,所述时间戳字段用于表征数据库表中每条数据的写入时间,所述同步状态字段用于表征数据库表中每条数据是否已同步;
将各个待同步数据库中提取出的数据同步到所述预先选定的中心库的属性信息对应的中心库中。
较佳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中心库中需要同步的数据库表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中心库中需要同步的数据库表;并
根据所述中心库对应的已同步时间戳,从确定出的需要同步的数据库表中提取写入时间晚于所述已同步时间戳、同步状态字段表征未同步的数据;
将所述数据同步到除所述中心库以外的其它待同步数据库中。
优选地,所述配置文件中还包含单次同步设置的同步数据条数;以及从确定出的需要同步的数据库表中提取写入时间晚于所述已同步时间戳、同步状态字段表征未同步的数据,具体包括:
从确定出的需要同步的数据库表中,确定写入时间晚于所述已同步时间戳、同步状态字段表征未同步且不超过所述同步数据条数的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配置文件中还所述单次同步设置的同步批次;以及按照以下方法将数据同步到需要同步的数据库中,所述需要同步的数据库为中心库或所述其它待同步数据库:
将数据按照写入时间由先到后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数据;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信安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信安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40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