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瞬态排放测试分析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01343.2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9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寅童;潘小亮;匡后军;卢方军;郭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5 | 分类号: | G01M15/05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谭小琴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鼓试验台 数据分析单元 控制系统 缸压传感器 排放设备 分析仪 参数采集单元 测试车辆 分析系统 排放测试 下位机 燃烧 电喷 瞬态 发动机 发动机燃烧 关联测量 整车工况 车辆ECU 催化器 气缸 探头 排放 分析 | ||
1.一种发动机瞬态排放测试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放设备(1)、转鼓试验台架控制系统(2)、转鼓试验台架(3)、测试车辆(4)、燃烧分析仪(5)、电喷参数采集单元(6)、数据分析单元(7)、下位机(8)以及缸压传感器(9),
所述排放设备(1)的两路采样通道探头分别安装至测试车辆(4)的催化器的前后两侧,且排放设备(1)与转鼓试验台架控制系统(2)连接;
所述转鼓试验台架(3)与转鼓试验台架控制系统(2)连接;
所述转鼓试验台架控制系统(2)与数据分析单元(7)连接,将排放设备(1)的测试结果和转鼓试验台架(3)的测量结果通过转鼓试验台架控制系统(2)发送给数据分析单元(7);
所述缸压传感器(9)的数量与发动机的气缸数量相同,分别安装在各气缸处,各缸压传感器的信号线通过电荷放大器与燃烧分析仪(5)连接,所述燃烧分析仪(5)与数据分析单元(7)连接,将燃烧分析仪(5)所输出的数据输入给数据分析单元(7);
所述电喷参数采集单元(6)分别与车辆ECU和数据分析单元(7)连接,将电喷参数采集单元(6)所采集的数据发送给数据分析单元(7);
所述数据分析单元(7)与下位机(8)连接,数据分析单元(7)将处理结果发送给下位机(8)进行保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瞬态排放测试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单元(7)包括数据处理运算模块(7b),以及分别与数据处理运算模块(7b)连接的物理信号采集模块(7a)、参数设置模块(7c)、串口通讯模块(7d)、第一CAN通讯模块(7e)、第二CAN通讯模块(7f)和TCP/IP通讯模块(7g);
所述串口通讯模块(7d)与转鼓试验台架控制系统(2)连接,用于接收排放设备(1)和转鼓试验台架(3)所测试的数据;
所述第一CAN通讯模块(7e)与电喷参数采集单元(6)连接,用于接收电喷参数采集单元(6)输出的数据;
所述第二CAN通讯模块(7f)或TCP/IP通讯模块(7g)与燃烧分析仪(5)连接,用于接收燃烧分析仪(5)输出的数据;
所述物理信号采集模块(7a)用于采集燃烧物理信号与电喷控制信号;
所述参数设置模块(7c)用于设置数据处理所需参数;
所述数据处理运算模块(7b)用于进行多系统的数据同步及分析参数计算。
3.一种发动机瞬态排放测试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瞬态排放测试分析系统,其方法包括:
A.将预热后的排放设备(1)的两路采样通道探头分别安装至测试车辆(4)的催化器的前后两侧;将各缸压传感器(9)分别安装至发动机各气缸,将传感器信号线通过电荷放大器与燃烧分析仪(5)连接;将电喷参数采集单元(6)与车辆ECU进行连接;将转鼓试验台架控制系统(2)与数据分析单元(7)连接;将燃烧分析仪(5)与数据分析单元(7)连接;将电喷参数采集单元(6)与数据分析单元(7)连接;
B.设置转鼓试验台架控制系统(2)与电喷参数采集单元(6)的采集触发时钟源为设备内部时钟,设置燃烧分析仪(5)采集触发时钟源为曲轴信号;
C.运转各设备并起动测试车辆,按照目标整车工况运行车辆;
D.整车工况运行完成后停止车辆并关闭发动机,同时停止各信号采集设备;
E.数据分析单元(7)在完成转鼓台架测量结果、燃烧分析仪以及电喷参数采集单元的数据传输后,自动进入数据同步处理环节;
F.数据同步处理完成后,将处理结果输出并保存;
G.对同步处理后输出的数据文件进行瞬态排放与燃烧特性关联性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134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