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双面吸水的推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01110.2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88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邱磊;包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长青沙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11/02 | 分类号: | B63H11/02;B63C9/13;B63C9/087;B63C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双面 吸水 推进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双面吸水的推进装置,包括壳体和推进器,壳体内形成有用于容置推进器的容置舱,壳体沿其轴线方向的一端的侧表面设有与容置舱连通的进水口,进水口分布于壳体的相对两侧,壳体沿其轴线方向的另一端设有与容置舱连通的出水口,出水口处设有连接部;推进器的吸水口朝向进水口,推进器的喷水口朝向出水口,喷水口处设有柔性管,柔性管通过连接部与出水口连接,推进器能够在容置舱内随柔性管做翻转运动。本发明的推进器能够双面吸水,且颠簸反转过程中柔性管能够带动推进器灵活应变不卡滞,吸水速率快,动力足,有效提高了推进装置的推进效率,且所述推进装置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好,结实耐用,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双面吸水的推进装置。
背景技术
推进器是将任何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通过旋转叶片或喷气(水)来产生推力的。可以用来驱动交通工具前进,或是作为其他装置如发电机的动力来源。推进器在船舶、航空等领域应用的较为广泛,主要是用来推动船舶、船艇前进的,推进器的种类繁多,包括螺旋桨推进器、电动船用推进器、航空推进器和喷水推进器等等,每一种都有它特殊的用途及特点。
现如今,船舶利用不同种类的推进器实现航行,且船舶上都配备有救生设备,例如救生圈、救生衣和救生筏等,以便及时救助落水者。但现有的救生圈都需要人工或机械抛洒至落水者身边进行救生,如果遇到意外溺水事故,只有落水者离救援的人很近的时候才能保证将救生圈抛至落水者身边,否则很难将救生圈准确地扔到落水者所处的位置;另一方面,即使将救援船开至距离落水者较近的地方抛洒救生圈,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如果现场环境不利于救援船的航行和救生圈的准确抛洒,则极为影响救援工作;且当落水者数量较多时,需要将救援船依次开到落水者身边,逐个进行救援,不仅救援进程缓慢,严重影响落水者的生命安全,且需动用大量的救援船和人力。如果救生圈能够像船舶那样航行,自动到达落水者身边,且航行能力强,故障率低,就可以极大的提高救援效率,保障落水者的生命安全,并且能够避免主动下水救援的人的无谓牺牲。
现有技术中也有少数带有推进装置的救生设备,但大多结构复杂,救生设备在水中需要经受落水者的压力和风浪的冲击力,为了保证持续航行,推进器必须持续进行吸水和排水,但现有的结构会在颠簸翻转过程中出现卡滞,不够灵活,推进器随冲击力翻转晃动,很容易损坏,使得推进器不能持续进行吸水和排水,从而降低了推进效率和救生速度。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能够用于救生设备的推进装置,使得救生设备具备航行能力,且能够适应不同的天气状况在水面上持续航行,到达落水者身边,及时救助落水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救生设备且能够双面吸水的推进装置,本发明的推进装置能够双面吸水,且颠簸反转过程中柔性管能够带动推进器灵活应变不卡滞,吸水速率快,动力足,有效提高了推进装置的推进效率,且所述推进装置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好,结实耐用,延长了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能够双面吸水的推进装置,包括壳体和推进器,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推进器的容置舱,所述壳体沿其轴线方向的一端的表面设有与所述容置舱连通的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分布于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所述壳体沿其轴线方向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容置舱连通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设有连接部;
所述推进器的吸水口朝向所述进水口,所述推进器的喷水口朝向所述出水口,所述喷水口处设有柔性管,所述柔性管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推进器能够在所述容置舱内随所述柔性管做翻转运动。
具体的,所述柔性管为硅胶管,硅胶管环保且弯曲性能好,在冷水中硅胶管不会变硬,从而不会影响推进器的上下翻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长青沙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通长青沙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11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