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组分3D打印挤出成型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99204.0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9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杨道媛;滕仪宾;刘莹;梁威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101 | 分类号: | C04B35/101;C04B35/04;C04B35/14;C04B35/185;C04B35/443;C04B35/48;C04B35/482;C04B35/565;C04B35/584;C04B35/66;B33Y70/10;B33Y80/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付艳丽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分 打印 挤出 成型 材料 | ||
1.一种多组分3D打印挤出成型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材料由N种组分混配而成且N≥2,所述N种组分均包括耐火材料粉、分散剂和水,且N种组分中的至少一种还包括调凝剂,N种组分中的任m种组分还包括粘结剂,其余N-m种组分中的至少一种组分还包括固化剂;粘结剂和固化剂不同时用于同一组分中;
所述耐火材料粉采用级配构成;
所述级配的具体方法为:在1000重量份的耐火材料粉中,
粒度0.5-1mm 200-300份;
粒度30-200μm 250-350份;
粒度5-10μm 100-200份;
粒度1.2-3μm 200-350份;
任一组分中,当含有某成分时,该成分的含量为:以该组分的总重计,粘结剂4%-6%,分散剂0.16%-1%,调凝剂 0.01%-0.08%,固化剂 0.01%-0.08%;
所述调凝剂选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氨水;
所述粘结剂选用聚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或纤维素钠;
所述分散剂选用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柠檬酸、油酸和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固化剂选用乙二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分3D打印挤出成型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材料粉包括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镁、氧化硅、氮化硅、碳化硅、莫来石、镁铝尖晶石、锆刚玉、矾土和镁砂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分3D打印挤出成型材料,其特征在于,N种组分混配时,任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1~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分3D打印挤出成型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成型材料设计为双组分料,所述双组分料由A组分和B组分构成,其中,所述A组分和B组分通过如下方法制备,以重量份数计:
第一步,取200份粒度0.5-1mm的氧化铝粉、350份粒度30-200μm氧化铝粉、100份粒度5-10μm氧化铝粉、350份粒度1.2-3μm氧化铝粉;
第二步,将称取好的以上四种粉加入到转速为200转/分种的球磨罐中球磨1h,得到混合粉末材料;
第三步,以重量份数计,A组分由80份的混合粉末材料、6份的聚丙烯酰胺、0.2份的六偏磷酸钠、0.08份的氢氧化钠以及13.72份蒸馏水混合配制而成,其中聚丙烯酰胺、六偏磷酸钠和氢氧化钠先均匀分散于上述蒸馏水中,再与混合粉末材料进行混合,由此使得A组分中的各成分混合更为均匀充分;
第四步,以重量份数计,B组分由120份的混合粉末材料、1.5份的三聚磷酸钠、0.07份的乙二醛以及28.43份蒸馏水混合配制而成,其中三聚磷酸钠和乙二醛先均匀分散于上述蒸馏水中,再与混合粉末材料进行混合,由此使得B组分中的各成分混合更为均匀充分;
挤出打印时,取100份A组分和150份B组分混合构成双组分料,A组分和B组分的质量比为1:1.5,在15℃,自混合开始30min后开始凝固,应在30min内进行打印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92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