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蚕丝面料数码印花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98987.0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7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邹格兵;曾金;邹相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慕容时尚家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3/04 | 分类号: | D06P3/04;D06P1/16;D06P1/46;D06P1/653;D06P1/673;D06P5/02;D06P5/10;B41J3/407;B41J3/54;B41J2/165;B41J11/00;B41J29/393 |
代理公司: | 嘉兴永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5 | 代理人: | 蔡鼎 |
地址: | 3144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蚕丝面料 数码印花 得色量 鲜艳度 染料 花纹 碱性清洗 清洗烘干 去离子水 织物处理 织物制备 烘干 染色 固色 清洗 检验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蚕丝面料数码印花的加工工艺,属于数码印花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蚕丝面料染色时染料渗化、花纹清晰度差、鲜艳度低、得色量不高等缺点。一种蚕丝面料数码印花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织物制备;S2、清洗烘干;S3、织物处理;S4、印花固色;S5、碱性清洗;S6、去离子水清洗;S7:烘干;S8:检验。本发明具有染料不渗化、花纹清晰度差、鲜艳度好、得色量较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码印花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蚕丝面料数码印花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无论是化纤面料还是棉麻、真丝等天然织物,对于纺织品面料的工艺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大多是采用传统印花,印出的花型效果较差。
现在常用的是数码打印技术,传统的面料印染可以用各种输入手段如扫描仪、数字摄像机、数字照相机等,把需要的图案以数字式输入计算机,经过各种作图软件印花分色系统(CAD)处理,再经过计算机控制的数字喷墨印花机,直接将印花墨水喷射到各种纤维织物上,印制出所需的各种图案。
但是,基于蚕丝面料的特性,难以在蚕丝面料上喷墨以达到所预期的效果,与电子图案色差相差较大,在企业实际生产中仍然存在染料渗化较严重、花纹清晰精细度不够、鲜艳度和得色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蚕丝面料数码印花的加工工艺,该加工工艺解决了染料渗化、花纹清晰度差、鲜艳度低、得色量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蚕丝面料数码印花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织物制备:将蚕丝通过编织机编织成蚕丝面料;
S2、清洗烘干:用温水浸泡蚕丝面料,水温控制在50-60℃,添加洗涤剂,搅拌将表面油脂去除,然后烘干;
S3、织物处理:将混合液均匀喷涂在蚕丝面料表面;
S4、印花固色:将蚕丝面料放置到数码印花机上进行快速印花;然后加热蚕丝面料对其固色,固色温度为140-160℃,蚕丝面料加热时间为40-60s;
S5、碱性清洗:将蚕丝面料浸泡在1%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水温加热到50-60℃;浸泡时间10-12min;
S6、去离子水清洗:将蚕丝面料采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
S7:烘干:将蚕丝面料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200-220℃,烘干时间为;
S8:检验:将合格品筛选入库。
在上述一种蚕丝面料数码印花的加工工艺中,所述的洗涤剂为肥皂水。
在上述一种蚕丝面料数码印花的加工工艺中,按重量分数计,所述的混合液包括助染剂5.6-6.7%、分散剂4.5-5.2%、0.07%-0.12%的氯化氢稀土溶液3.5-4.5%、海藻酸钠2.3-3.8%、余量为水。
在上述一种蚕丝面料数码印花的加工工艺中,所述的助染剂为冰醋酸,所述的分散剂为ECO系列分散染料。
在上述一种蚕丝面料数码印花的加工工艺中,步骤S4中,所述的数码印花机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转动设置有若干辊轴,辊轴的两端均固设有限位块,辊轴上铺设有若干能放置喷墨材料的移动板,且移动板的两端架设在限位块上;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升降架,升降架通过一升降机构设置在机架上,升降架上依次固设有延伸臂一、延伸臂二和延伸臂三;延伸臂一上设置有用于加热压平待喷墨材料的热压机构,延伸臂二上设置有用于对材料喷图的喷墨机构,延伸臂三上设置有用于对材料进行喷墨后图案检查处理的检测机构;所述的机架上还固设有烘干箱,烘干内设置有用于材料烘干的电加热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慕容时尚家居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慕容时尚家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89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