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濒危藏药材鸡蛋参的无土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95979.0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6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藏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850000 西***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照 鸡蛋 块茎繁殖 无土栽培 藏药材 种植 无土栽培基质 无土栽培技术 营养液培养 后期管理 快速繁殖 种子繁殖 成活率 施肥 生长 | ||
本发明属于无土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濒危藏药材鸡蛋参的无土栽培方法,采用无土栽培基质和营养液培养鸡蛋参;种植后1‑14天:温度为18‑28℃、湿度为60%‑80%、光照为14000LUX;15‑28天:温度为20‑28℃、湿度为60%‑80%、光照强度为16000‑20000LUX;28天之后:温度为23‑35℃、湿度为60%‑80%、光照强度为25000‑30000LUX;采用薄肥勤施的方式每隔5‑7天施肥。本发明操作简便,种植后后期管理方便,可以就行大规模的推广种植;采用的是块茎繁殖的方式,相对种子繁殖通过块茎繁殖其成活率较高且生长迅速,可实现1块变2块,2块变4块的快速繁殖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土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濒危藏药材鸡蛋参的无土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鸡蛋参(Codonopsis convolvulaceaKurz)属桔梗科党参属植物,又称牛尾草、补血草,产于西藏南部、云南、四川西部,生于海拔1200—3100m山地草坡或灌丛中,种子繁殖。其根供药用,治肺痨咳嗽,疝气等症。在2006年西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员会的《西藏藏药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中》把鸡蛋参列为了一级濒危藏药材。将鸡蛋参进行野生驯化后的人工种植显得至关重要,对于解决鸡蛋参的资源困境也有积极的意义。目前尚无人工种植鸡蛋参的先例,药用的鸡蛋参都为野生采挖的。而野生鸡蛋参由于生长环境条件恶劣,繁殖能力较弱,产量较低。由于鸡蛋参药用用量较大,每年的采挖量也极大,致使鸡蛋参被列为一级濒危藏药材。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鸡蛋参主要来自野生资源,鸡蛋本身可以进行种子繁殖和块茎繁殖,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种子繁殖能力较低,加之其生长环境土壤贫瘠,鸡蛋参生长缓慢,年产量也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濒危藏药材鸡蛋参的无土栽培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濒危藏药材鸡蛋参的无土栽培方法,所述濒危藏药材鸡蛋参的无土栽培方法采用无土栽培基质和营养液培养鸡蛋参;种植后1-14天:温度为18-28℃、湿度为60%-80%、光照为14000LUX;15-28天:温度为20-28℃、湿度为60%-80%、光照强度为16000-20000LUX;28天之后:温度为23-35℃、湿度为60%-80%、光照强度为25000-30000LUX;采用薄肥勤施的方式每隔5-7天需对植株进行施肥。
进一步,将鸡蛋参洗净切块,按照鸡蛋参的形态学方向中央切成上下端2块,并用75%乙醇溶液消毒后无菌水冲洗备用。
进一步,所述无土栽培的基质:泥炭:河沙:蛭石:珍珠岩按照干重质量比4:6:6:1配置栽培基质。
进一步,在栽培基质槽中加入配制好的栽培基质,并铺满整个基质槽;基质铺好后在基质槽中掏出深为15-20cm的小沟,将切好的鸡蛋参块茎按照15cm/块的种植密度进行播种;播种完成后用基质覆盖填满小沟;用营养液浇灌栽培基质槽,直到基质全部被浇透。
进一步,所述的施肥具体方法为:1-14天:施用的营养液EC值控制在2.0;15-28天:施用的营养液EC值控制在2.5;28天以后:施用的营养液EC值控制在3.0-3.5;每施用三次营养液施肥后需用清水浇灌一次进行洗盐。
进一步,11月底12月初,鸡蛋参植株全株枯萎后进行采挖;采挖后获得的一部分鸡蛋参块茎作为下一年的块茎种子备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所述濒危藏药材鸡蛋参的无土栽培方法栽培的鸡蛋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藏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藏藏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59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