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渗透绿化带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95052.7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4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刘龙;杨胜展;朱琳;唐荣琪;岳寒;吝庆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F5/00 | 分类号: | E03F5/00;E03F5/10;E03F3/04;A01G2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3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水管 蓄水装置 绿化带 垫层 海绵 地下排水管道 城市绿化带 透水土工布 末端连接 生态环保 出水管 单向阀 过滤层 土壤层 植被层 管网 净水 可用 外排 吸水 渗水 泵站 排水 雨水 滞留 草坪 蓄水 节能 花园 贯穿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渗透绿化带,自上而下包括植被层、土壤层、过滤层、透水土工布、透水管和垫层,所述透水管贯穿于垫层之间,所述透水管的末端连接蓄水装置,所述蓄水装置设有出水管、单向阀以及与管网、泵站或地下排水管道的外排对接。本发明集吸水、蓄水、渗水、净水、排水、用水为一体,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廉、使用便捷,可用于道路旁边的生物滞留带、草坪、花园等城市绿化带,既能减缓城市内涝的发生,又可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同时具备生态环保和节能等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给排水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渗透绿化带。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城市的建设模式基本上是硬化路面以及利用地下排水管来排水,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的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的后果,且城市道路旁边的绿地、草坪以及花园等绿化带基本上采用植被-土壤的传统种植方式,遇上暴雨时容易导致土壤流失、植被浸泡受损等,甚至造成小雨积水、大雨内涝的局面,也不利于雨水的有效收集和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渗透绿化带。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渗透绿化带,自上而下包括植被层、土壤层、过滤层、透水土工布、透水管和垫层,所述透水管贯穿于垫层之间,所述透水管的末端连接蓄水装置,所述蓄水装置设有出水管、单向阀以及与管网、泵站或地下排水管道的外排对接。
优选的,所述蓄水装置一侧设有第一出水管,所述蓄水装置连接第一出水管处设有孔径为1~3mm的金属过滤网,所述金属过滤网采用不生锈、耐腐蚀的金属材料生产,所述第一出水管远离蓄水装置的一端设有喷头。
优选的,所述蓄水装置一侧设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水管靠近蓄水装置的一端设有单向阀,所述第二出水管远离蓄水装置的一端与管网、泵站或地下排水管道的外排对接。
优选的,所述蓄水装置为容积为10~15立方米的混凝土水箱,所述蓄水装置与蓄水装置之间可以通过管道相连而构成连通器。
优选的,所述过滤层由贝壳和直径为1~3cm的鹅卵石按照1:5的重量份数混合而成,所述过滤层厚度为10~20cm。
优选的,所述透水管采用直径为100mm或150mm的软式透水管,所述透水管以8~15的倾斜角度并排铺设且两根透水管之间距离为3~5m。
优选的,所述垫层由直径为1~4cm碎石或砾石组成,所述垫层厚度为20~3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城市海绵体不受开发活动影响的情况下,通过人为地改变道路旁边的生物滞留带、草坪、花园等城市绿化带植被-土壤的传统种植结构来进行组织排水,下渗的部分地表径流雨水通过透水管汇入蓄水装置,既提高了城市的排水速度,又能就地消纳和利用大部分雨水,所收集和存蓄的雨水可用于城市绿化带的灌溉、道路洒水、火灾救援等,而剩余部分的径流则通过管网、泵站或者地下排水管道等外排,也可以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同时达到吸水、蓄水、渗水、净水、排水、用水等目的,具备生态环保和节能等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蓄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蓄水装置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透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透水管铺设的示意图。
图中:1植被层、2土壤层、3过滤层、4透水土工布、5透水管、6垫层、7进水管、8蓄水装置、9第一出水管、10第二出水管、11单向阀、12管网、泵站或地下排水管道、13喷头、14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50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水管道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