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和煤粉可控掺烧进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92990.1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8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生;吴士宾;王跃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K3/14 | 分类号: | F23K3/14;F23N1/00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16 | 代理人: | 续京沙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管道 进料螺杆 生物质 双螺旋 料斗 煤粉 电机驱动 生物质颗粒料斗 进料装置 煤粉颗粒 出料口 单螺旋 掺烧 渐扩 渐缩 可控 肋片 底部端口 出口 电机 | ||
一种生物质和煤粉可控掺烧进料装置,包括输送管道、生物质颗粒料斗、煤粉颗粒料斗、生物质双螺旋速控进料螺杆、煤粉双螺旋速控进料螺杆、单螺旋速控进料螺杆、第一~第三电机、渐缩渐扩出料口和一组肋片;输送管道包括第一~第三输送管道;一组肋片和渐缩渐扩出料口安装在第三输送管道的底部端口;生物质颗粒料斗安装在第一输送管道的上部,其料斗的出口与其相连通,生物质双螺旋速控进料螺杆安装在左侧的第一输送管道内部,并由第一电机驱动;煤粉颗粒料斗安装在第二输送管道的上部,期料斗的出口与其相连通,煤粉双螺旋速控进料螺杆安装在右侧的第二输送管道内部,并由第二电机驱动;单螺旋速控进料螺杆安装在第三输送管道内部,并由第三电机驱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锅炉送料机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物质和煤可以按不同百分比掺烧的进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和煤粉可控掺烧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资源丰富、可再生性强、有利于改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考虑到投资与实际收益,目前的生物质掺烧以掺烧秸秆为宜。
生物质对NO和SO2排放量的减小效果非常明显,生物质的掺混燃烧可以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生物质与煤的掺混燃烧,既能减轻污染,又能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廉价技术,非常适合我国国情。国内外研究结果和大量的工业应用表明,为解决生物质燃料供应的稳定性,提高设备可靠性,解决生物质锅炉高温腐蚀问题,采用生物质与煤低配比混燃掺烧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是最为可行的。如果生物质燃料掺混不均匀有可能影响运行中煤质变化较大,影响运行主蒸汽参数及炉膛燃烧的稳定性和设备自动控制的精确性。选择合适的煤种以及恰当的掺混比,可以提高锅炉燃烧的安全性,提高生物质锅炉的运行效率,有利于促进生物质直燃技术的发展和生物质能的有效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物质和煤粉可控掺烧进料装置,该装置是一种煤粉和生物质燃料掺烧自动进料器,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灵活和维护费用低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质和煤粉可控掺烧进料装置,包括对称T型结构的输送管道、生物质颗粒料斗、煤粉颗粒料斗、生物质双螺旋速控进料螺杆、煤粉双螺旋速控进料螺杆、单螺旋速控进料螺杆、第一~第三电机、渐缩渐扩出料口和一组肋片;所述输送管道包括水平向的第一输送管道和第二输送管道,和垂直向的第三输送管道,一组肋片和渐缩渐扩出料口安装在第三输送管道的底部端口;
所述生物质颗粒料斗安装在第一输送管道的左侧上部,其料斗的出口与第一输送管道相连通,所述生物质双螺旋速控进料螺杆安装在左侧的第一输送管道内部,并由安装在第一输送管道左端的第一电机驱动;
所述煤粉颗粒料斗安装在第二输送管道的右侧上部,期料斗的出口与第二输送管道相连通,所述煤粉双螺旋速控进料螺杆安装在右侧的第二输送管道内部,并由安装在第二输送管道右端的第二电机驱动;
所述单螺旋速控进料螺杆安装在第三输送管道内部,并由安装在第三输送管道上端的第三电机驱动。
生物质颗粒和煤粉颗粒分别从生物质颗粒料斗、煤粉颗粒料斗进入到输送管道中,并分别通过生物质双螺旋速控进料螺杆和煤粉双螺旋速控进料螺杆的推进,进入到竖直的输送管道中进行混合,并通过单螺旋速控进料螺杆,进行燃料的充分掺混以及稳定的供给,从底部的渐缩渐扩出料口流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控制两台电机的转速进而控制双螺旋速控进料螺杆的进料,实现生物质颗粒和煤粉颗粒的不同百分比掺混;通过单螺旋速控进料螺杆保证生物质与煤粉颗粒的充分掺混,保持掺混燃料的稳定供应;渐缩的进料口和底部的肋片结构能够有效降低入料口温度,防止回火以及自燃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掺烧进料装置的剖面结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29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基分布式锅炉输配煤粉系统
- 下一篇:一种锅炉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