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电极电絮凝-电催化臭氧装置及工业废水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89286.0 | 申请日: | 2018-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7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孔繁鑫;林晓峰;陈进富;孙广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C02F1/463 | 分类号: | C02F1/463;C02F1/461;C02F1/7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刘美丽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絮凝 电催化 臭氧 装置 工业 废水处理 方法 | ||
1.一种双电极电絮凝-电催化臭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容器、铝板阳极、微孔曝气头、碳基阴极、直流电源、气体转子流量计和臭氧发生器;
所述反应容器的底部设置有阀门;所述反应容器内间隔设置有所述铝板阳极、微孔曝气头和碳基阴极,所述铝板阳极、碳基阴极和微孔曝气头均浸没于待处理的工业废水中,所述铝板阳极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所述碳基阴极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所述微孔曝气头经所述气体转子流量计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通过所述微孔曝气头向所述反应容器内通入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所述气体转子流量计用于控制进入所述反应容器内的混合气体的流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极电絮凝-电催化臭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容器采用漏斗状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极电絮凝-电催化臭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容器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电极电絮凝-电催化臭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采用聚四氟乙烯密封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极电絮凝-电催化臭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板阳极和碳基阴极垂向设置在所述反应容器内。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电极电絮凝-电催化臭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曝气头采用纯钛微孔曝气头。
7.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反应容器顶部的密封盖打开,并将待处理的工业废水注入反应容器,使铝板阳极、碳基阴极和微孔曝气头均浸没于待处理的工业废水中,合上密封盖;
步骤2):开启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通过微孔曝气头向反应容器内通入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并通过气体转子流量计控制混合气体的流速;
步骤3):开启直流电源,通过铝板阳极、碳基阴极以及通入的氧气和臭氧混合气体,对废水进行处理;
步骤4):废水处理完成后,静置废水使得絮体沉积,开启阀门将絮体排出反应容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气体中臭氧的浓度为7~10mg/L。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气体的流速为0.1~0.6L/min。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通电后的电源电流为100~600mA,所述直流电源的通电时间为15~1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928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