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88724.1 | 申请日: | 201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9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彭有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89 | 分类号: | F24F11/89;F24F11/00;F24F110/10;F24F110/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2831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机 空调器 空调机 空调器控制 目标转速 室内外 温度差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可读存储介质 工作效率 运行过程 出风口 进风口 有效地 室外 采集 室内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至少包括空调机以及下风机,其中所述下风机至少包括出风口以及进风口,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空调机的第一工作状态以及所述下风机的第二工作状态;采集当前室内温度以及当前室外温度,以确定当前室内外温度差;基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第二工作状态以及当前室内外温度差,确定所述下风机对应的目标转速值,并基于所述目标转速值控制所述下风机运行。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实现了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有效地降低下风机运行对空调机的当前工作状态的影响,更好地保证了空调器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器已经广泛地进入到千家万户,成为各家各户的一种常规电器设备。随着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空调器除了常规的制冷或者制热的功能之外,还包括对室内环境进行处理的辅助功能,比如:加湿、杀菌、新风等,通常控制空调器制冷或者制热与辅助功能的控制系统是独立的,特别是对于柜式空调器,利用设置的左右风机控制空调器的制冷或者制热,而通过控制下风机以实现各种辅助功能。
现有技术中,在对下风机的控制时,通常是各辅助功能对应着固定的运行状态,使得在下风机运行是在一定程度上对空调器的运行效率有所影响,比如,在空调制冷时,若控制空调器进行新风功能,由于现有技术中下风机的运行为一种固定的方式,使得在换气时,由于内外温度不同,会对空调器的制冷效果有所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如何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降低下风机的运行对空调制冷或者制热效果的影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方法,所述空调器至少包括空调机以及下风机,其中所述下风机至少包括出风口以及进风口,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空调机的第一工作状态以及所述下风机的第二工作状态;
采集当前室内温度以及当前室外温度,以确定当前室内外温度差;
基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第二工作状态以及当前室内外温度差,确定所述下风机对应的目标转速值,并基于所述目标转速值控制所述下风机运行。
可选地,所述空调器至少包括设置于所述下风机出风口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设置于所述下风机进风口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采集当前室内温度以及室外温度,以确定当前环境的室内外温度差的步骤包括:
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当前室内温度以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当前室外温度;
基于所述当前室内温度以及当前室外温度,确定当前室内外温度差。
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空调机的第一工作状态以及所述下风机的第二工作状态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空调机工作状态、下风机工作状态以及下风机转速值的不同组合,并将所述各组合形成对应关系列表以保存。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第二工作状态以及当前室内外温度差,确定所述下风机对应的目标转速值,并基于所述目标转速值控制所述下风机运行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第二工作状态以及当前工作状态,在所述对应关系列表中查询,以确定所述下风机的目标转速值;
基于所述目标转速值,控制所述下风机运行。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第二工作状态以及当前工作状态,在所述对应关系列表中查询,以确定所述下风机的目标转速值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87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