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于地下矿山独头巷道通风用的仿生非光滑表面导风筒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85379.6 | 申请日: | 2018-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3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刚;王湘桂;胡永泉;刘培正;张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1/04 | 分类号: | E21F1/04 |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常前发;奚志鹏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风筒 凹坑 凸包 地下矿山 仿生非光滑表面 独头巷道 内表面 风流 通风 摩擦阻力系数 等距离分布 风流状态 摩擦阻力 内壁周向 等弧长 内壁 通体 加工 | ||
1.一种适于地下矿山独头巷道通风用的仿生非光滑表面导风筒,包括导风筒(1),其特征在于:在导风筒(1)一段或通体的内壁上分布着多个凹坑(3),在导风筒(1)的外表面上分布着多个凸包(2),所述的凹坑(3)与凸包(2)相互对应,所述的凹坑(3)在导风筒(1)的内壁周向、轴向上分别为等弧长、等距离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地下矿山独头巷道通风用的仿生非光滑表面导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坑(3)的截面为圆形,截面圆的最大直径为4-8cm,凹坑(3)的深度为0.3-0.7c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于地下矿山独头巷道通风用的仿生非光滑表面导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截面圆的最大直径为4-6cm,凹坑(3)的深度为0.4-0.6cm。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适于地下矿山独头巷道通风用的仿生非光滑表面导风筒,其特征在于:在凹坑(3)分布区域的导风筒(1)的内壁上,凹坑(3)占据导风筒(1)内壁面积为凹坑(3)所分布区域的导风筒内壁总面积的20—70%。
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于地下矿山独头巷道通风用的仿生非光滑表面导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坑(3)布置在导风筒(1)内壁的出口处或转弯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537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对双线隧道送排风的通风斜井
- 下一篇:矿井主通风机防爆井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