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插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83218.3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0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昊;楚乐然;孙彦婷;康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昊 |
主分类号: | A01C11/00 | 分类号: | A01C1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真真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板 水稻插秧 支撑底座 阶梯架 支撑杆 支腿 行走轮 秧苗 插秧 插秧过程 工作效率 平行设置 分隔柱 阶梯式 稳定块 运载量 上端 拿取 下端 种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插秧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插秧时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稻插秧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支撑杆和托板,支撑杆的下端与支撑底座相连接,支撑杆的上端与托板相连接;托板上设有阶梯架,阶梯架上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分隔柱,支撑底座的下部设有行走轮和支腿,支腿位于行走轮的两侧;支腿的底部设有稳定块。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在插秧过程中,直接拿取该装置托板上的秧苗进行插秧即可,采用阶梯式阶梯架提高秧苗运载量,大大提高了劳作者的种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水稻插秧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种植水稻的面积越来越大,采用先进技术育苗,抢播抢种十分重要,目前,种植水稻采用机器或人工插秧,机械插秧适用于大块田地,而且成本较高,因此,一般小块田地都是采用人工插秧的方式,由于作业环境所限,运送水稻苗比较困难,一般是一手拿秧,一手插秧,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影响种植速度。虽然人们想尽了各种办法,但仍然不尽人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水稻插秧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插秧时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稻插秧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支撑杆和托板,支撑杆的下端与支撑底座相连接,支撑杆的上端与托板相连接;托板上设有阶梯架,阶梯架上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分隔柱,支撑底座的下部设有行走轮和支腿,支腿位于行走轮的两侧;支腿的底部设有稳定块。
所述托板的底部设有连接套管,连接套管内设有内螺纹,内螺纹与支撑杆上的外螺纹相配合。
所述连接套管的外壁上设有抱箍和扶手,抱箍上设有用于放置水杯的杯座;杯座位于扶手的下方。
所述阶梯架为三阶台架,阶梯架的每一阶台上设有均有一个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座,滑座与滑槽相配合,分隔柱安装在滑座上。
所述滑槽为凸字形槽,凸字形槽上部的槽壁上设有固定孔,滑座的上部设有U形卡板,U形卡板与凸字形槽相配合,U形卡板上活动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与固定孔相对应。
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设有收纳槽,支腿的一端位于收纳槽中且与收纳槽铰接;支腿采用伸缩杆。
本发明采用轮式推动架,对秧苗进行暂时存储,使劳作者在插秧过程中解放其中一只手,减轻劳作者劳动强度;本发明托板上设有分隔柱,用于对秧苗进行分撮,实现快速插秧,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调节滑座在滑槽中的位置,实现分撮的多少,适用范围广。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在插秧过程中,直接拿取该装置托板上的秧苗进行插秧即可,采用阶梯式阶梯架提高秧苗运载量,大大提高了劳作者的种植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昊,未经刘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32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手式有序抛秧机
- 下一篇:一种插秧机的插秧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