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低氮燃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82248.2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33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司峰山;毛忠信;朱恩林;杨仁瑞;傅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哲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00 | 分类号: | F23C10/00;F23C10/18;F23C10/20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17 | 代理人: | 汪治兴;巢雄辉 |
地址: | 324209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燃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低氮燃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燃料自下而上依次经过第一欠氧燃烧区、第二还原燃烧区、第三燃尽区进行燃烧;所述第一欠氧燃烧区的炉膛下部设置有一次风入口,第二还原燃烧区的炉膛下部、中部和上部分别设置有下二次风入口、中二次风入口和上二次风入口,第三燃尽区的炉膛下部设置有三次风入口。通过本发明可有效改善还原燃烧区的还原氛围,抑制氮氧化物的生成,从而有效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煤电厂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低氮燃烧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70%以上电量来自于火电厂,其中煤电占比92%,气电占比4%。燃煤电厂以煤炭作为能源,将煤炭的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透平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近年来,随着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全球议题,新兴经济体的工业化进程开启和加速,全球的资源供给和环境承载压力日益突出,在能源需求总体增长的同时,世界开始向低碳未来转型,能源结构正在发生变化,高效清洁的低碳燃料的增速将超过碳密集型燃料。特别是随着《巴黎协定》已经对煤炭发出警告,各国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迫在眉睫。
国内现有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由于煤种差异大以及风量配比调节不合理,导致很多电厂的氮氧化物超出排放限值。有些电厂虽然采用了一二次风分级燃烧的方案,但由于在还原燃烧区,燃料密集堆积,导致与燃料接触的进风区域仍然不利于氮氧化物的生成抑制,无法在还原燃烧区形成良好的还原气氛围,这样为降低氮氧化物的含量,就需要另外安装脱硝系统,导致企业的运行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低氮燃烧方法,可有效改善还原燃烧区的还原氛围,抑制氮氧化物的生成,从而有效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低氮燃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燃料自下而上依次经过第一欠氧燃烧区、第二还原燃烧区、第三燃尽区进行燃烧 ;
所述第一欠氧燃烧区的炉膛下部设置有一次风入口,第二还原燃烧区的炉膛下部、中部和上部分别设置有下二次风入口、中二次风入口和上二次风入口,第三燃尽区的炉膛下部设置有三次风入口;
在所述第一欠氧燃烧区,过量空气系数控制为 0.75~ 0.80,在所述第二还原燃烧区,过量空气系数控制为 0.90~ 1.00,在所述第三燃尽区,过量空气系数控制为 1.15~1.20;
所述下二次风入口、中二次风入口和上二次风入口的风量比为10~20:10~20:30~40。
进一步的,所述炉膛下部呈上大下小的圆台形,中部和上部为圆柱形,所述中二次风入口设在圆台形炉膛和圆柱形炉膛的连接处。
进一步的,所述上二次风入口向下倾斜设置,与水平面呈5~10°的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中二次风入口沿炉膛径向均匀设置有四组,每组中二次风入口中穿设有射流喷嘴,所述射流喷嘴与气流主管的内侧相连,所述气流主管呈环形围绕在炉膛外围,气流主管的外侧连接有气流导入管,所述气流导入管中段的内径小于前段和后段的内径。
更进一步的,所述射流喷嘴与炉膛切线呈30~45°的夹角。
更进一步的,所述气流导入管前端与中二次风入风管相连,所述中二次风入风管穿过省煤器,所述中二次风入风管的前端与风机相连。
更进一步的,所述射流喷嘴前端设置有射流帽盖,所述射流帽盖呈前大后小的圆台形,射流帽盖上设置有3个以上的出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中二次风入口鼓入的二次风由空气及烟囱回用的烟气组成。
更进一步的,所述中二次风入口鼓入的二次风含氧浓度为3~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哲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哲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22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蓄热式燃烧的节能减排装置
- 下一篇:燃烧器喷口和燃烧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