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紫外老化聚乙烯薄膜、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80901.1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0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白永平;王成乐;李卫东;席丹;殷晓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34;C08L23/08;C08L23/28;C08L53/02;C08J5/18;B65D6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黄立新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紫外老化 聚乙烯薄膜 聚苯乙烯 聚乙烯 聚合物 共聚物 制备 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 聚苯乙烯嵌段 氯磺化聚乙烯 交联聚乙烯 氯化聚乙烯 成分制备 聚丁二烯 重量分数 复合物 聚丁烯 乙烯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紫外老化聚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紫外老化聚乙烯薄膜由下述重量分数的各成分制备而成:聚乙烯80~95%、聚合物5~20%;其中,所述聚合物为氯化聚乙烯、氯磺化聚乙烯、交联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丁二烯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复合物。本发明的抗紫外老化聚乙烯薄膜的抗紫外老化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乙烯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紫外老化聚乙烯薄膜、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聚乙烯是一类无臭、无毒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常温下不溶于一般的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优良。因此,聚乙烯材料用途十分广泛,主要用来制造薄膜、包装材料、容器、管道、单丝、电线电缆、日用品等,并可作为电视、雷达等的高频绝缘材料。然而聚乙烯在大气、阳光和氧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光氧化、热氧化、臭氧分解而导致的老化,会发生变色、龟裂、变脆或粉化,丧失力学性能,特别是在紫外线作用下,聚乙烯很容易发生降解老化。因此,对聚乙烯材料,特别是在薄膜方面的应用,提升聚乙烯薄膜的抗紫外老化性能尤其重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抗紫外老化聚乙烯薄膜、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的抗紫外老化聚乙烯薄膜具有使用方便、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同时,因通过聚合物之间的复配不仅提高了产品的相关机械性能,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抗紫外老化性能。
本发明的抗紫外老化聚乙烯薄膜,其由下述重量分数的各成分制备而成:
聚乙烯 80~95%、
聚合物 5~20%;
其中,所述聚合物为氯化聚乙烯、氯磺化聚乙烯、交联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苯乙烯-聚丁二烯共聚物(SBS)、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复合物。
此外,所述的聚乙烯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复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抗紫外老化聚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1)将所有原料在40℃~60℃下,真空干燥4~6h;
(2)浆已干燥原料混合,用高速分散机以1000~1500转/分搅拌3~5分钟,使其混合均匀出料;
(3)出料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共混挤出造粒,进料口区温度120℃~150℃,最高温度区170℃~180℃,机头温度比最高温度低5℃,中间段温度递增;然后在80℃下干燥1~2h;
(4)以吹膜机进行吹膜,进料区温度120℃~150℃,机头温度185℃~200℃,中间段温度递增;获得产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抗紫外老化聚乙烯薄膜的应用,将其用作保护膜、农用膜、包装膜。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聚合物之间的复配,起到相互协同的作用,增强聚乙烯薄膜的相关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聚乙烯与特定聚合物的复配可以提高聚乙烯薄膜的抗紫外性能;在聚乙烯基体中添加聚合物达到抗紫外效果,可以避免因添加小分子抗紫外剂导致的析出现象,从而使得在包装和保护膜行业不污染其他产品的表面性能;另外,本发明的组分简单、加工成型方便、制备过程易行、成本低,有利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发明技术方案,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09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