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卷膜口部闭气装置和充气热封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80108.1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2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涂宗铃;张辉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艾美森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70/74 | 分类号: | B31B70/74;B31B70/6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黄彩荣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膜 闭气 口部 闭气装置 支撑座 导柱 充气 滚轮 夹持 支架 主板 热封机 饱和度 褶皱 机械技术领域 压缩弹簧套 活动连接 热封效果 压缩弹簧 支架固定 组件包括 可转动 泄气 转轴 对称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卷膜口部闭气装置和充气热封机,涉及机械技术领域。该卷膜口部闭气装置包括主板和两个闭气组件,两个闭气组件对称地安装在主板上,两个闭气组件之间形成夹持卷膜的夹持通道;闭气组件包括支撑座、导柱、压缩弹簧、支架和滚轮,支撑座固定安装在主板上,导柱的一端与支撑座活动连接,导柱的另一端与支架固定连接,压缩弹簧套设在导柱上、且位于支撑座与支架之间,滚轮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架上,两个闭气组件的滚轮之间形成夹持通道。该卷膜口部闭气装置能够减少卷膜口部的褶皱,提高热封效果,避免卷膜泄气的缺陷,保证卷膜充气的饱和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卷膜口部闭气装置和充气热封机。
背景技术
早期用于形成充气垫的机械往往体积相当大、成本昂贵且结构复杂。目前,行业内已经研发了更小、更廉价的充气机械。然而,许多这种机械存在对可充气卷膜对准困难,容易产生不良充气、未充气和/或不良密封,这导致可充气卷膜损耗和/或过早泄气、得不到缓冲保护的效果。
卷膜传动过程,卷膜先经过充气装置,再到密封装置对可充气卷膜的口部进行密封。此过程中,卷膜的口部容易有褶皱,且气输出的量无法充分输入到卷膜中,从而导致可充气卷膜内空气饱和度不够或存在泄气的问题。
因此,设计一种装置,能够减少卷膜口部的褶皱,提高热封效果,避免卷膜泄气的缺陷,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卷膜口部闭气装置和充气热封机,其能够减少卷膜口部的褶皱,提高热封效果,避免卷膜泄气的缺陷,保证卷膜充气的饱和度。
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卷膜口部闭气装置包括主板和两个闭气组件,两个所述闭气组件对称地安装在所述主板上,两个所述闭气组件之间形成夹持卷膜的夹持通道;
所述闭气组件包括支撑座、导柱、压缩弹簧、支架和滚轮,所述支撑座固定安装在所述主板上,所述导柱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活动连接,所述导柱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所述导柱上、且位于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支架之间,所述滚轮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两个所述闭气组件的所述滚轮之间形成所述夹持通道。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闭气组件包括两个所述滚轮,两个所述滚轮间隔平行设置,两个所述闭气组件之间的所述滚轮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闭气组件包括两个所述导柱,两个所述导柱设置在所述支架的相对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导柱贯穿所述通孔,所述导柱伸出所述通孔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阻止所述导柱脱离所述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的端部开设有螺丝刀口,所述导柱与所述支架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柱为螺杆,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架上开设有螺孔,所述导柱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螺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为T型结构,所述支撑座包括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二直线段连接在所述第一直线段的中部,所述第一直线段与所述主板连接,所述第二直线段与所述导柱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线段的两端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直线段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主板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技术方案:
一种充气热封机包括第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的卷膜口部闭气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热封机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主板上的充气装置和密封装置,所述充气装置和所述密封装置分别位于所述卷膜口部闭气装置的前后两侧。
本发明提供的卷膜口部闭气装置和充气热封机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艾美森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艾美森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01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