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塑性复合材料光缆加强芯的浸润混合料及其浸润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8401.4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5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陆志强;仇宝鑫;吴浩;季小波;甄春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和泰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23/06;G02B6/4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海洋 |
地址: | 226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润混合 光缆加强芯 浸润 热塑性 玻璃纤维加强芯 热塑性复合材料 浸润槽 热塑性材料 柔韧性 充分混合 固体垃圾 冷却成型 熔融状态 抗氧剂 可回收 模量比 颜料粉 注液口 折断 挤入 拉出 拉挤 拉伸 圆棒 损伤 光纤 穿过 制作 出口 | ||
本发明公开了热塑性复合材料光缆加强芯的浸润混合料及其浸润工艺,步骤为:在熔融状态的LLDPE中加入EVA、EAA、PE蜡、抗氧剂、颜料粉,充分混合,得到浸润混合料;将浸润混合料温度控制在180℃‑200℃;将浸润混合料从注液口注入浸润槽;将光缆加强芯从浸润槽一端的入口挤入,穿过圆棒成S形,拉挤速度为2‑5米/分钟,完成浸润后,从另一端的出口拉出,冷却成型,完成浸润。本发明制作的热塑性玻璃纤维加强芯密度小,强度与模量比KFRP相当,有很好的柔韧性,且还有一定的刚性,热塑性玻璃纤维加强芯在意外情况下发生折断后,其拉伸强度仍然保持在1400Mpa以上,而且不会损伤光纤,另外热塑性光缆加强芯为热塑性材料可回收使用,不会产生固体垃圾,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浸润混合料及其浸润工艺,特别涉及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光缆加强芯的浸润混合料及其浸润工艺。
背景技术
蝶形引入光缆作为入户光缆多数情况下是敷设在室内的,这就对蝶形引入光缆中使用的加强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市场的需求,目前主要以热固性生产工艺的芳纶纤维(Kevlar)和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的加强芯,芳纶纤维成本高,而传统热固性玻璃纤维增强杆易折断影响光纤的衰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光缆加强芯的浸润混合料及其浸润工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热塑性复合材料光缆加强芯的浸润混合料及其浸润工艺,所述浸润混合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60-70%的LLDPE、10-20%的EVA、10-20%的EAA、1-2%的PE蜡、0.2-0.5%的抗氧剂、0.05-0.1%的颜料粉。
利用热塑性复合材料光缆加强芯浸润混合料浸润光缆加强芯的浸润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熔融状态的LLDPE中加入EVA、EAA、PE蜡、抗氧剂、颜料粉,充分混合,得到浸润混合料;
步骤2:将得到的浸润混合料温度控制在180℃-200℃;
步骤3:将制备完成后的浸润混合料从注液口注入浸润槽;
步骤4:将光缆加强芯从浸润槽一端的入口挤入,穿过圆棒成S形,拉挤速度为2-5米/分钟,完成浸润后,从另一端的出口拉出,在空气中冷却成型,完成浸润。
所述浸润槽为长行槽,顶部设有注液口,内部嵌设平行设置的多个圆棒,两端分别设置光缆加强芯的入口与出口。
本发明的优点:制作的热塑性玻璃纤维加强芯密度小,强度与模量比KFRP相当,有很好的柔韧性,且还有一定的刚性,热塑性玻璃纤维加强芯在意外情况下发生折断后,其拉伸强度仍然保持在1400Mpa以上,而且不会损伤光纤,另外热塑性光缆加强芯为热塑性材料可回收使用,不会产生固体垃圾,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叙述。
图1为本发明浸润槽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浸润槽;2、注液口;3、圆棒;4、入口;5、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热塑性复合材料光缆加强芯的浸润混合料及其浸润工艺,浸润混合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60%的LLDPE、18.7%的EVA、18.7%的EAA、2%的PE蜡、0.5%的抗氧剂、0.1%的颜料粉。
利用热塑性复合材料光缆加强芯浸润混合料浸润光缆加强芯的浸润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熔融状态的LLDPE中加入EVA、EAA、PE蜡、抗氧剂、颜料粉,充分混合,得到浸润混合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和泰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和泰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84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