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针状凸部的片材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68095.6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8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冈野圭央;片桐良伸;若松哲史;高野行央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M35/00 | 分类号: | A61M35/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溶解 针状 凹部 片材 模具 针状凸部 制造 供给工序 层叠体 剥离工序 干燥工序 环状槽部 槽部 填充 剥离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模具上个别地制造片材的具有针状凸部的片材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为具有以下工序的具有针状凸部的片材的制造方法:针对具备针状凹部(15)及形成有针状凹部(15)的区域的周围的环状槽部(16)的模具(14),将成为第1层的第1聚合物溶解液(22)供给至针状凹部(15)的第1聚合物溶解液供给工序;将成为第2层的第2聚合物溶解液(24)供给至模具(14)的表面而向针状凹部(15)及槽部(16)填充第2聚合物溶解液(22)的第2聚合物溶解液供给工序;对第1聚合物溶解液(22)及第2聚合物溶解液(24)进行干燥而形成包括第1层及第2层的层叠体的干燥工序;及从模具(14)上剥离层叠体的剥离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针状凸部的片材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形成有针状凹部的模具,通过形状转印来制造具有针状凸部的片材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具有针状凸部的片材,例如有形成有含药剂的高纵横比的针状凸部(也称为微小针或微针)的经皮吸收片材。经皮吸收片材通过将微小针插入到皮肤内而进行药品等的给药。
作为制造经皮吸收片材的方法,已知有使聚合物溶解液等流入到形成有针状凸部的反转形状即针状凹部的模具而进行形状转印的方法。
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通过使用在形成有针状凹部的区域的周围具备高低差部的模具来供给聚合物层形成液并使其干燥而制造经皮吸收片材的方法。并且,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通过向凹版供给针状体形成水溶液并进行干燥、剥离而制造针状体的方法。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683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106676号公报
如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通过一次成型而将多个微针一次性成型之后进行切割,由此能够成型大量微针。但是,担心所切割的批次间的片材部花费成本,或者因切割而起尘,混入尘土。
为了个别地形成各片材,需要对各片材将聚合物溶解液保持于具有针状凹部的模具(铸模、压模)上。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方法中,具备比在形成有针状凹部的区域的周围形成有针状凹部的区域高的高低差部或比其低的高低差部,能够用较高的高低差部来防止聚合物溶解液扩散,并且,用较低的高低差部来固定聚合物溶解液,由此使片材部的形状变稳定。但是,若具备比形成有针状凹部的区域高的高低差部,则存在向针状凹部填充液体时高低差部成为障碍的问题。尤其,在含有药剂的经皮吸收片材中,为了使药剂含于针状凹部的顶端,首先,将包含药剂的液体填充于针状凹部。此时,药剂价格高,因此欲仅填充于针状凹部内,但若具有高低差部,则难以仅填充于针状凹部内。并且,若具备比形成有针状凹部的区域低的高低差部,则包含药剂的液体停滞在该高低差部,存在成本变高的问题。
并且,作为其他方法,可以考虑将各批次的液体保持于另一片材上,并与模具贴合。但是,该方法需要在贴合后使聚合物液干燥,因此存在干燥费时间的问题。为了减少干燥时间,还可以考虑将另一片材设为具有半透过性的片材,但存在片材的密合性问题,或花费片材的部件成本及贴合工序的成本,因此不优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将液体锁住(pinning)而保持于模具上并使其干燥而个别地制造具有针状凸部的片材的具有针状凸部的片材的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针状凸部的片材的制造方法,其具有:针对具备针状凹部及形成有针状凹部的区域的周围的环状槽部的模具,将成为第1层的第1聚合物溶解液供给至针状凹部的第1聚合物溶解液供给工序;将成为第2层的第2聚合物溶解液供给至模具的表面而向针状凹部及槽部填充第2聚合物溶解液的第2聚合物溶解液供给工序;对第1聚合物溶解液及第2聚合物溶解液进行干燥而形成包括第1层及第2层的层叠体的干燥工序;及从模具上剥离层叠体的剥离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80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管组件
- 下一篇:一种新型妇产科临床用喷射式上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