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水稻籽粒中钙含量的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67511.0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8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刘佳;李忠佩;江春玉;吴萌;易殿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F11/02;C08H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10008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水稻 籽粒 含量 叶面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农业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水稻籽粒中钙含量的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叶面肥的有效成分为腐殖酸钙和乙酸异戊酯,本发明充分利用水稻的生长特性,选择在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进行喷施,喷施次数减少,其中乙酸异戊酯通过与叶片表面的蜡质层作用,促进水稻对腐殖酸钙的吸收,同时提高了叶面肥中腐殖酸钙的植物吸收利用率,满足了水稻生长过程中对钙的需求,水稻籽粒中钙含量明显增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水稻籽粒中钙含量的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钙是人体骨骼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人体中钙的含量约占人体总重量的2%,钙的缺失将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此外钙还影响酶的合成,对人体的免疫力有很大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钙不断流失,导致很多疾病发生。人们为了补钙,一般会选择到药店购买无机的钙片服用,但钙的吸收受很多因素影响,无机钙片虽然钙含量高,但往往吸收率低,甚至不能吸收,还给排泄系统带来很大压力,甚至有可能造成结石。
俗语说“药补不如食补”。大米是我国消费者的主食之一,无论是百姓家庭用餐还是去饭店消费,米饭都是消费者首选的主食之一,尤其是在我国南方,更是餐餐离不开米饭,如果能够提高大米中的钙含量,将能够明显提高居民饮食中钙的摄入量。
为此,中国专利文献CN106171709A,公开了一种高活性钙大米的种植方法,具体种植步骤包括:选取种植地点、挑选主栽品种、种子消毒、土壤喷洒、幼苗移栽、受孕期前后7日喷洒、收获期前喷洒,具体操作为先在移栽前向土壤中喷洒高活性钙,然后分别在幼苗移栽、受孕期前后7日喷洒、收获期前采用高活性钙进行叶面喷洒。所述高活性钙为从纯天然贝壳与花岗岩中提取并处理成的大小比纳米小20倍的钙、镁、锌、铜等多种元素的微量分子。
该方法虽然具有补钙效果好等优点,但是,至少需要喷洒5次高活性钙,操作复杂;高活性钙还需要转化成微量分子,技术上操作难度较大,增加了成本,在农业上推广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如果能够提供一种原料易于获取、使用方法相对简单又能显著提高水稻籽粒中钙含量的叶面肥,将会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提高水稻籽粒中钙含量的方法操作复杂、技术难度高、效果不明显等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原料易于获取、操作相对简单、效果显著的提高水稻籽粒中钙含量的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水稻籽粒中钙含量的叶面肥,其包括腐殖酸钙和乙酸异戊酯。
进一步地,以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腐殖酸钙10-15%,乙酸异戊酯1-5%,余量为水。
进一步地,以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腐殖酸钙12-13%,乙酸异戊酯2-3%,余量为水。
进一步地,所述叶面肥中还可包含其它水稻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元素,以及一些常规功能性组分,如稳定剂、分散剂、乳化剂等。
一种上述的提高水稻籽粒中钙含量的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腐殖酸钙的制备:将秸秆粉碎,以秸秆质量计,与3-8%的海泡石粉和10-15%的石灰混合,加入占秸秆质量1-2%的EM菌液,用尿素调节C/N质量比至20-30,充分混匀,调节含水量至60-70wt%,在25-30℃的条件下恒温通气培养30-40天,得腐解产物;将腐解产物风干,与提取剂混合,振荡,振荡时间可适当调整,一般为3-12h即可,静置16-20h,再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过滤,将滤液与氯化钙进行混合,离心分离,干燥,得腐殖酸钙;
叶面肥的制备:先将乙酸异戊酯与水混合,然后将腐殖酸钙分散于混合液中,混合均匀,即得所述叶面肥。
进一步地,所述饱和硫酸钠(室温)溶液的用量为提取剂用量的2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75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