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喷射辊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66014.9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6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宋吉镐;宋龙燮 | 申请(专利权)人: | POSCO公司;稀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63 | 分类号: | C21D9/63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赵爱玲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喷射 | ||
本发明的流体喷射辊包括:旋转单元,外周面形成有贯穿孔;盘单元,紧固在所述旋转单元的外周面,并且具有将从所述贯穿孔流入的流体排出到外部的流出口;及阻断单元,设置在所述旋转单元的内部来阻挡所述贯穿孔的一部分的流体的流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输送钢板或板材而不造成摩损的流体喷射辊。
背景技术
紧跟着世界范围内安全规制强化的趋势,汽车公司为了减少燃油消耗和确保碰撞稳定性而正在扩大高强度钢的使用。为此,钢铁公司为了制造高强度钢而采用利用相变组织提高钢的强度的方法。这是因为仅通过现有的固溶强化、析出强化等机制难以应对这种趋势。
为了提高利用相变组织的钢的强度而需要添加较多的Si、Mn、Cr等合金元素。但是Si、Mn等是氧化元素,在热轧过程和连续退火过程中与氧结合,在热轧材料上形成内部氧化层,并且在连续退火炉内引起选择性氧化,因此在通过退火炉中的辊时,形成使这些氧化物容易脱落的条件。
如果通过退火炉中的辊时这些氧化物脱落,这些氧化物会附着在辊上并逐渐变大而形成坚固的固着物。并且,当后续钢材通过形成在辊上的这种固着物时,会在后续钢材的表面上产生小则几μm,大则几百μm的表面缺陷。这种缺陷称为凹坑(dent)缺陷。
有各种减少凹坑缺陷的方法。有精确控制带钢的张力的方法、对辊表面进行涂覆以使脱落的氧化物难以附着在辊上的方法、强化密封以使外部氧气难以进入连续退火炉内的方法等。
但是,即使采用了这种方法,仍然会产生凹坑缺陷,因此在现场操作时对超高强度钢板(AHSS)的连续操作会受到限制。即,由于对超高强度钢板进行连续操作会产生凹坑缺陷,因此采用对一定张数的超高强度钢板进行操作后,作为恢复材料,对非超高强度钢板进行操作后再对超高强度钢板进行操作的方式。但是,该方法存在大大降低高强度超高强度钢板的生产率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韩国公开专利公报10-2017-0012662号(2017年02月03日公开)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喷射辊,为了防止钢板缺陷而在辊与带钢之间形成具有预定压力的薄空气层,从而具有空气轴承(air bearing)功能。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可提供一种流体喷射辊,包括:旋转单元,外周面形成有贯穿孔;盘单元,紧固在所述旋转单元的外周面,并且具有将从所述贯穿孔流入的流体排出到外部的流出口;及阻断单元,设置在所述旋转单元的内部来封闭所述贯穿孔的一部分。
所述阻断单元包括外周面与所述贯穿孔相对的阻断部,并且所述阻断部可以阻断流体流向所述流体喷射辊与带钢没有接触的区域。
所述旋转单元包括具有第一轴支撑部的第一旋转单元和具有第二轴支撑部的第二旋转单元,并且所述第一轴支撑部和第二轴支撑部可以可旋转地支撑所述旋转单元的两端。
所述第一旋转单元可以包括:第一中空部,流体通过所述第一轴支撑部流入;旋转主体,形成有所述贯穿孔。
所述第二旋转单元可以包括:第二中空部,可旋转地支撑所述阻断单元的延伸轴;封闭部,覆盖所述旋转主体,并且所述阻断单元和旋转单元的操作可以是相互独立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流体喷射辊,包括旋转单元,外周面形成有贯穿孔;及盘单元,紧固在所述旋转单元的外周面,多个盘插入并堆叠形成流出口,并且,所述流出口可以以之字形形成在所述盘的圆周方向上。
所述流出口的所述盘的圆周方向上的相关系数值可以为0.6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POSCO公司;稀科有限公司,未经POSCO公司;稀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60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