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临界逆循环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65776.7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7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潘利生;史维秀;李利峰;李冰;魏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5B9/08 | 分类号: | F25B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循环系统 气液分离器 工质泵 跨临界 引射器 加热器 依次连通 连通 出口 正循环系统 高压进口 循环工质 饱和气 饱和液 节流阀 冷却器 逆循环 驱动力 蒸发器 热源 冷源 引射 进口 | ||
1.一种跨临界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加热器、引射器、冷却器、节流阀、蒸发器、气液分离器以及工质泵;
所述气液分离器的饱和气相出口与所述引射器的低压引入口连通,构成逆循环系统;所述气液分离器的饱和液相出口与所述工质泵的进口连通,所述工质泵的出口与所述加热器以及所述引射器的高压进口依次连通形成正循环系统;
所述加热器对超临界压力状态的循环工质进行加热达到高温高压的超临界状态;所述引射器中,高温高压的超临界状态的循环工质对进入的低温低压的饱和气态循环工质进行引射达到中温中压的超临界状态;所述冷却器将从引射器出来的中温中压的超临界状态的循环工质冷却至近临界状态;所述节流阀将近临界状态的循环工质节流降温降压达到气液两相状态;所述气液分离器将进入的循环工质进行气液分离,分离成饱和液态循环工质和饱和气态循环工质。
2.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实现跨临界逆循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超临界压力状态的循环工质在所述加热器中吸收热能达到高温高压的超临界状态后,通过所述引射器的高压进口进入所述引射器,引射从所述气液分离器出来的饱和气态循环工质,两者混合后压力趋于稳定进入所述引射器的扩压室进行增压,最终达到中温中压的超临界状态;
b.中温中压的超临界状态的循环工质进入所述冷却器冷却至近临界状态,经所述节流阀节流降温降压达到亚临界气液两相状态;
c.低温低压的亚临界气液两相状态的循环工质进入所述蒸发器换热后继续进入所述气液分离器,分离成饱和液态循环工质和饱和气态循环工质;
d.所述饱和气态循环工质进入所述引射器低压引入口被引射器引射,达到中温中压状态,完成一次逆循环;所述饱和液态循环工质经过所述工质泵增压后,进入所述加热器吸收热能后,达到高温高压的超临界状态进入所述引射器引射逆循环过程中从所述气 液分离器分离出来的饱和气态循环工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577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移动充电冷柜
- 下一篇:消白烟高效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