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声学超颖表面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65512.1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7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莫继良;龚柯梦;汪小凡;冷子珺;徐敬业;周仲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14 | 分类号: | G09B23/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周永宏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声学 表面 实验 装置 | ||
1.一种声学超颖表面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声源激励模块(1)、超颖表面模块(2)和消音模块(3),消音模块(3)与传声器相连,声波通过声源激励模块(1)产生后通过超颖表面模块(2)的聚集后,通过传声器将声压信号进行处理;
所述声源激励模块(1)包括平面波管(10)、扬声器罩盖(11)、喇叭罩(12)、喇叭罩支架(13)、扬声器支座底架(14)、扬声器短支架(15)和扬声器,扬声器罩盖(11)与平面波管(10)通过螺栓相连,喇叭罩(12)与扬声器罩盖(11)内部通过喇叭罩支架(13)相连,扬声器支座底架(14)与扬声器罩盖(11)内部通过扬声器短支架(15)相连,扬声器与喇叭罩(12)通过螺栓与扬声器罩盖(11)相连,扬声器罩盖(11)上还设有电线孔,电源线穿过电线孔与扬声器电连接;平面波管(10)上设有隔音件(16)和焊支架(17),隔音件(16)用于将多余的声音进行消音处理,焊支架(17)用于支撑平面波管;
所述消音模块(3)包括聚焦板(31)、传声器插座(32)和消音腔装置(33),聚焦板(31)包括聚焦板上部(34)和聚焦板下部(35),聚焦板上部(34)和聚焦板下部(35)通过螺栓连接为长方体结构,聚焦板上部(34)设有安装孔,传声器插座(32)安装在聚焦板上部(34)的安装孔内;消音腔装置(33)包括消音腔前部装置(36)和消音腔后部装置(37),消音腔前部装置(36)和消音腔后部装置(37)通过螺栓连接,消音腔前部装置(36)与聚焦板(31)通过螺栓相连,消音腔后部装置(37)为腔体结构,消音腔后部装置(37)的内部设有消音材料;
所述超颖表面模块(2)包括上下对称布置的超颖表面安装板(20)、超颖表面单元(21)和支撑架(22),上下超颖表面单元(21)之间形成夹缝,超颖表面单元(21)穿过夹缝位与上下对称布置的超颖表面安装板(20)相连,超颖表面安装板(20)与支撑架(22)相连,支撑架(22)用于支撑超颖表面安装板(20);上下对称布置的安装板(20)之间形成缝隙,聚焦板(31)的一端位于缝隙中;
所述超颖表面安装板(20)的横截面为弓形盘状结构,超颖表面安装板(20)上设有凹槽,超颖表面单元(21)通过凹槽与超颖表面安装板(20)相连;超颖表面安装板(20)上设有弓形柱腔(23)和安装孔(24),弓形柱腔(23)内部填充有消音棉(203),超颖表面安装板(20)通过安装孔(24)与平面波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声学超颖表面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颖表面单元(21)包括超颖表面基底(25)、超颖表面盖板(26)和超颖表面固定件(27),超颖表面基底(25)表面内凹形成凹槽,超颖表面盖板(26)放置于超颖表面基底(25)的凹槽中;超颖表面基底(25)的凹槽上设有圆柱腔沉孔(28),超颖表面盖板(26)上设有超颖表面盖板细孔(29),超颖表面盖板细孔(29)与圆柱腔沉孔(28)对应;超颖表面固定件(27)通过螺钉将超颖表面基底(25)和超颖表面盖板(2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声学超颖表面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腔沉孔(28)的数量为四,圆柱腔沉孔(28)呈线性排列在超颖表面基底(25)的凹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声学超颖表面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2)上连接有超颖表面夹块(201),超颖表面夹块(201)与超颖表面安装板(20)通过螺钉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55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擦力演示仪
- 下一篇:带有超导材料的楞次定律演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