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式恒阻单体支柱连续升柱预紧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65456.1 | 申请日: | 2018-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5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龙;吴鹏;吴豪帅;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D15/59 | 分类号: | E21D15/59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张婷婷 |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单体支柱 夹紧套环 升柱器 柱杆 加压系统 升柱 预紧装置 预紧力 柱筒 液压油缸活塞杆 恒定 液压油缸缸体 顶板接触 顶板控制 工作阻力 供油管路 核心部件 监测单元 液压油缸 装置结构 支护 缸头座 活塞杆 抱合 加压 停滞 施加 伸出 保证 安全 | ||
1.一种机械式恒阻单体支柱连续升柱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续升柱器(17)、加压系统、供油管路和监测单元,所述连续升柱器(17)为核心部件,包括液压油缸(1)、柱筒夹紧套环(7)、柱杆夹紧套环(8),所述柱筒夹紧套环(7)、柱杆夹紧套环(8)均垂直设置于液压油缸(1)上方位置,且分别布置在液压油缸(1)的缸尾和缸头处,所述柱杆夹紧套环(8)通过缸头座(15)与液压油缸(1)的活塞杆(9)固定连接,所述柱筒夹紧套环(7)与液压油缸(1)的缸体缸尾部分固定连接;所述供油管路包括油管1(2)、油管2(3),油管1(2)、油管2(3)两端分别与连续升柱器(17)和加压系统油口相连,所述连续升柱器(17)的两个油口均设置在液压油缸(1)的缸体上,其中,与油管1(2)连接的油口位于缸尾位置,与油管2(3)连接的油口位于靠近缸头座(15)的缸体上;所述加压系统采用手动加压泵(16)或动力加压泵加压;所述监测单元为设置在加压系统前端的压力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恒阻单体支柱连续升柱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杆夹紧套环(8)为开合套环,一侧通过转轴(10)固定连接,另一侧设置有柱杆螺栓孔,通过柱杆夹紧螺栓(13)和夹紧螺母(14)与所述柱杆螺栓孔的连接与分离来控制所述柱杆夹紧套环(8)的闭合与张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恒阻单体支柱连续升柱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筒夹紧套环(7)为开合套环,一侧通过转轴(10)固定连接,另一侧设置有柱筒螺栓孔,通过柱筒夹紧螺栓(13)和夹紧螺母(14)与所述柱筒螺栓孔的连接与分离来控制所述柱筒夹紧套环(7)的闭合与张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恒阻单体支柱连续升柱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杆夹紧套环(8)内部装配有可拆卸的圆锥套(11),所述圆锥套(11)通过限位螺栓(12)与柱杆夹紧套环(8)滑动相连,即柱杆夹紧套环(8)侧面中部有一宽度大于所述限位螺栓(12)的直径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械式恒阻单体支柱连续升柱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套(11)和柱筒夹紧套环(7)内表面为凹凸相间螺纹结构。
6.一种机械式恒阻单体支柱连续升柱预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油管1(2)两端、油管2(3)两端分别与连续升柱器(17)和手动加压泵(16)油口相连;
2)取下柱杆夹紧螺栓(13)和夹紧螺母(14)及柱筒夹紧螺栓(13)和夹紧螺母(14),使柱杆夹紧套环(8)和柱筒夹紧套环(7)处于张开状态;
3)分别将柱杆夹紧套环(8)和柱筒夹紧套环(7)的两叶套住单体支柱的柱杆和柱筒;
4)将柱杆夹紧螺栓(13)和夹紧螺母(14)及柱筒夹紧螺栓(13)和夹紧螺母(14)分别插入柱杆螺栓孔和柱筒螺栓孔内,将柱杆夹紧套环(8)和柱筒夹紧套环(7)闭合并锁死;
5)调节手动加压泵(16)中油路控制开关(4)至进油档,通过手动加压泵手柄(5)不断加压,活塞杆(9)伸出,圆锥套(11)被挤压,与柱杆抱合,从而使被两个套环夹紧的单体支柱柱杆上升,观察此时压力表(18)示数在额定工作压力范围内;
6)若单体支柱达到预设预紧力,则施加预紧力工作结束,若单体支柱与所需支护顶板未接触,调节手动加压泵(16)中油路控制开关(4)至回油档,通过手动加压泵手柄(5)不断卸压,活塞杆(9)回缩,圆锥套(11)与柱杆分离,待活塞杆(9)完全回缩,再次调节手动加压泵(16)中油路控制开关(4)至进油档,通过手动加压泵手柄(5)不断加压,活塞杆(9)再次伸出,圆锥套(11)被挤压,与柱杆抱合,从而又使被两个套环夹紧的单体支柱柱杆上升;
7)若单体支柱达到预设预紧力,则施加预紧力工作结束,若单体支柱与所需支护顶板仍未接触,则重复步骤6,直至达到预设预紧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545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外包防水层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煤矿巷道掘进用前探梁托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