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率器件电应力测试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65117.3 | 申请日: | 201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3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迟;王伟毅;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央腾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率 器件 应力 测试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器件电应力测试系统及方法,运用于多管并联电路中,多管并联电路包括多个相互并联的功率管组,高压隔离探头获取被测功率管组的过冲电压,电流探头获取被测功率管组的电流,应力获取单元在运行状态时获取被测功率管组的电压应力,漏感计算单元计算获取系统漏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准确测得功率管的电压应力和反向恢复电流特性,评估出相间续流回路时的并联管稳态均流是否一致从判断相间电流续流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多管并联电路的功率器件电应力测试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普及,对于纯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器的研究非常重要。现有技术中的电机控制器通常采用多相并联的逆变电路进行电机控制。因此有必要对多相并联电路的器件的电压应力和相间电流续流情况进行测试及改良。
现有技术中仅存在单相功率管电路进行应力测试的技术方案,根据图5 所示,单相功率管电路包括上管M01和下管M02,负载L0并联在上管两端,上管M01的控制端接一负压源,向下管M02输入PWM控制信号,下管M02 为被测管,分别测试下管M02输入的控制信号、两端电压、电流值,进行应力测试。
但是,现有的电机控制器的上管和下管的门极驱动信号是互补的,上管的输入信号并非一直为低电平状态,当上管的功率器件为场效应管时,现有的测试方案获取的二极管特性不能满足实际情况,且现有的测试方案不能反映出多相并联功率管相与相间的电流切换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在电机控制领域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功率器件电应力测试系统及方法。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功率器件电应力测试系统,运用于电机控制器的多管并联电路中,所述多管并联电路包括多个相互并联的功率管组及一恒压源,所述功率管组包括一被测功率管组和至少一个控制功率管组;
所述恒压源的负极连接第一节点,所述恒压源的正极连接第二节点;
每个所述功率管组包括上功率管和下功率管,所述下功率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节点,所述下功率管的漏极连接负载节点,所述上功率管的源极连接所述负载节点,所述上功率管的漏极连接第二节点;
所述控制功率管组的所述下功率管的输入端连接一负压源,每个所述功率管组的所述负载节点之间并联有负载器件;
所述功率器件电应力测试系统包括:
PWM信号产生单元,分别连接所述被测功率管组的上功率管的控制端、所述被测功率管组的下功率管的控制端、每个所述控制功率管组的所述上功率管的控制端;
第一高压隔离探头,连接所述被测功率管组的上功率管,用于获取所述被测功率管组的上功率管的栅极电压;
第二高压隔离探头,连接所述被测功率管组的下功率管,用于获取所述被测功率管组的下功率管的栅极电压;
电流探头,连接所述被测功率管组的下功率管的源极,用于获取通过所述被测功率管组的下功率管的电流;
应力获取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高压隔离探头和所述第二高压隔离探头,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高压隔离探头探取的电压获取所述被测功率管组的上功率管的电压应力,根据所述第二高压隔离探头探取的电压获取所述被测功率管组的下功率管的电压应力;
漏感计算单元,连接所述应力获取单元、所述电流探头,根据所述第一高压隔离探头、第二高压隔离探头和电流探头探取的测试数据,计算获取系统漏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央腾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央腾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51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