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柴油脱硫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63297.1 | 申请日: | 2018-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7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吕宏缨;孙璐璐;任万忠;邓昌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G57/00 | 分类号: | C10G5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熔剂 催化剂 混合液体 柴油脱硫 脱除 柴油 氧化脱硫反应 硫化物 对甲苯磺酸 柴油混合 反应条件 高效脱硫 工艺过程 加热搅拌 聚乙二醇 脱硫柴油 混合物 有效地 再冷却 倒出 两层 倾析 下层 旋蒸 氧气 上层 回收 污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脱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对甲苯磺酸与聚乙二醇4000混合,在80℃条件下加热搅拌均匀,反应1小时后再冷却至室温,得到低共熔剂;2)将低共熔剂与柴油混合,搅拌后再加入催化剂,通入氧气,进行氧化脱硫反应,得到混合液体;3)将混合液体静置,至所述混合液体分为上、下两层,将上层的柴油倾析倒出,得到脱硫柴油;4)将下层的低共熔剂与催化剂的混合物60℃旋蒸1小时除去水分,得到回收的低共熔剂与催化剂,循环使用。本发明工艺过程不仅可以有效地脱除柴油中的极难脱除的硫化物,而且反应条件温和,低共熔剂和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对环境没有污染,是一种绿色、高效脱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柴油脱硫的方法,属于石油类产品脱硫领域。
背景技术
燃料油经发动机燃烧后,其中含有的有机硫化物被氧化成各种硫氧化物(SOx)。柴油中的硫含量对NOx和PM有明显促进作用,柴油中98%的硫燃烧中转化成的SO2,经排气催化剂进一步转化成硫酸盐,成为PM的一部分。近两年我国各地就陆续出现大范围和长时间雾霾天气, 2013年,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检测站点检测数据超过300,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2013年12月6日,中央气象台发布霾橙色预警,7日,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伴随着12月来临出现的雾霾,波及25省份,100多个大中型城市。多个城市空气污染指数持续爆表。颗粒物(PM2.5和PM10)为持续雾霾过程影响空气质量最显著的主要污染物。
柴油中的有机硫化物燃烧生成的SOx,不仅能使汽车尾气转化器中的贵重金属催化剂产生不可逆性的中毒,而且SOx还会腐蚀发动机,降低发动机寿命。排放到空气中的硫氧化物(SOx)还会导致酸雨形成。鉴于燃料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危害,以及人们道德意识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为了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人们的健康,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对燃料油中的硫含量做了严格规定,要求生产和使用对环境友好的超低硫汽油和柴油。
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汽油或柴油硫含量标准的日渐苛刻,低硫甚至无硫汽油或柴油的生产成为必然趋势,深度脱硫技术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
传统工业化的加氢脱发展比较成熟,加氢脱硫(HDS)技术装置投资大,工艺条件苛刻,操作费用高。它能有效的脱除硫醇、硫醚以及二硫化物,然而这种方法的问题是其难以深度脱除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及其衍生物,达到深度脱硫的目的。因此,开发一种新的非加氢脱硫工艺则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绿色、安全、高效的柴油脱硫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柴油萃取耦合氧化脱硫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低共熔剂萃取、催化剂催化氧化柴油脱硫,包括以下步骤:
1)将对甲苯磺酸与聚乙二醇系化合物按摩尔比1:1~3混合,在80℃条件下加热搅拌均匀,反应1小时后再冷却至室温,得到低共熔剂,其中,所述聚乙二醇系化合物为聚乙二醇1000、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中的任意一种;
2)将步骤1)中得到的所述低共熔剂与柴油混合,搅拌后加入催化剂,持续通入氧气,进行氧化脱硫反应;
其中,
所述催化剂为Anderson型杂多酸盐ABMo6O24 (A=NH4+、Na+ , B=Co、Zn、Cu、I);
所述柴油与所述低共熔剂的质量比为5:1~5;
所述柴油与所述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0:1;
所述柴油的含硫量小于500 ppm;
所述氧气流量为60ml/min;
反应温度为60~100℃,反应时间为0.5~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大学,未经烟台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32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