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操作点火线圈的方法和点火线圈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62751.1 | 申请日: | 201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38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D·金莱;D·维斯滕哈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格华纳路德维希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12 | 分类号: | H01F38/12;H01F27/40;F02P3/055;G01R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郑勇 |
地址: | 德国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操作 点火 线圈 方法 | ||
描述了用于操作点火线圈的方法,其中通过将初级电压脉冲馈送到点火线圈的变压器(2)中来产生次级电压脉冲,并且测定初级电流(I1)、初级电压、次级电流(I2)和/或次级电压,其中监测初级电流(I1)、初级电压、次级电压和/或次级电流(I2)的过程,并且当在随后的初级电压脉冲期间测定故障,则产生表示在上一个初级电压脉冲期间发生故障的错误信号(F),并分类故障。另外,还描述了对应的点火线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点火线圈和用于操作点火线圈的方法。
背景技术
点火线圈包含一个变压器,利用该变压器,通过馈送初级电压脉冲产生用于火花塞的次级电压脉冲。通常,点火线圈还包含控制变压器的控制监测单元。控制监测单元通常连接到发动机控制单元,并在操作期间与其通信。点火线圈通常具有用于此目的的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显示在操作点火线圈期间如何以尽可能小的努力将重要的操作信息提供给发动机控制单元。
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方法和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点火线圈来实现。对本发明的有益改善为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在点火线圈的操作期间,初级电流、初级电压、次级电流和/或次级电压受到测量和监控。如果测定故障,则在随后的初级电压脉冲期间生成错误信号,该错误信号显示在上一个初级电压脉冲期间发生了故障并分类故障。故障可以通过评估初级电压、次级电压、初级电流和/或次级电流的过程来测定。例如,可以通过发现初级电流或初级电压或次级电流或次级电压的过程相对于期望过程或过程范围的偏移而测定故障。
因此根据本发明,可能的故障不在发生故障的同一操作周期中报告给发动机控制单元。而是仅在点火线圈的下一个操作周期中,即在下一个初级电压脉冲期间,将故障传送给发动机控制单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简化并以很少的硬件成本实现监控。
错误信号可以是脉冲,例如电流脉冲或电压脉冲。在这种情况下,故障可以根据例如脉冲的持续时间、其时序或其强度来分类,即在其电压电平的电压脉冲。错误信号也可以是脉冲序列,该脉冲序列的类型将故障分类,也就是说与一种错误或几个错误的组合有关。
错误信号的持续时间可以用来分类已经由评估初级电压或次级电压的过程而确定的故障。例如,可以被分类的可能的故障包括线圈的激活过长(也被称为过度停留(overdwell)),次级电流的衰减太快(例如由于滑闪放电),次级电流停止过长(例如,如果点火电压太低或者存在短路,则可能发生),温度过高,或者同时出现上述几种错误情况。因此,关于已经发生的错误的基本信息可以通过错误信号传送给发动机控制单元,而不需要额外的传输通道或数据线。
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改进方案规定在至少在一些初级电压脉冲期间产生监测信号脉冲的同一信号输出端上生成错误信号。一旦初级电流达到第一预定阈值则开始监测信号脉冲,并且一旦初级电流达到第二预定阈值则终止监测信号脉冲,其中第二预定阈值大于第一预定阈值。因此,信号输出端或者与其相连的信号线不仅可以用于传送错误信号,而且还可以在正常操作期间向发动机控制单元传送关于点火线圈操作的重要信息,即,增加初级电流的速度。为了能够精确地指定期望的点火正时,该信息对于发动机控制单元是重要的。
监测信号脉冲可以独立于错误信号而生成,以使得错误信号和监测信号脉冲都在初级电压脉冲期间生成。错误信号可以在监测信号脉冲之前或之后发送,在监测信号脉冲之前和之后都发送,或者甚至可以被集成到监测信号脉冲中,例如其总量。
然而,优选仅在上一个初级电压脉冲期间没有测定故障的情况下生成监测信号脉冲。当发生故障时,将初级电流以多快的速度增加传送到发动机控制单元的这种监测信号脉冲不那么显着。因此,在点火线圈的随后的循环中出现故障时,可以放弃这种监测信号脉冲,从而有利于错误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格华纳路德维希堡有限公司,未经博格华纳路德维希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27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