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窥镜用高频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61987.3 | 申请日: | 201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2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时百明;张宇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A61B18/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胡拥军;糜婧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头 柔性护套 刀杆 结合构造 输送组件 膨大部 内窥镜 高频处理装置 结合部 容纳 穿设 杆体 切割 杆体固定 杆体末端 膨大部位 潜在危险 轴向移动 状态变化 切割刀 外露 固设 伸出 转换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窥镜用高频处理装置,包括:切割部,其包括刀杆及绝缘头,刀杆穿设于绝缘头,刀杆包括杆体及膨大部,膨大部位于杆体末端;输送部,其包括柔性护套及第二输送组件,第二输送组件穿设于柔性护套并与杆体固定连接;结合部,其由固设于绝缘头内的第一结合构造和设置于第一结合构造对面的第二结合构造构成;其中,输送部的动作使得膨大部在固定容纳于绝缘头和伸出于绝缘头状态之间转换,当膨大部固定容纳于绝缘头时,第二输送组件的轴向移动使得杆体在外露于柔性护套和容纳于柔性护套的状态之间移动,结合部实现两种刀的状态变化,无需在刀杆外套设其他结构,切割刀杆小于0.5mm,增强切割效果,降低对病人的潜在危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行业,尤其涉及一种内窥镜用高频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ESD(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是一项先进的内镜技术,可以实现对胃肠道表浅病变的治愈性切除,在避免外科手术及保留器官的同时,对病灶进行切缘阴性的整块切除。与传统的EMR(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相比,它的优点在于可以对直径大于2cm的病灶进行整块切除,避免分片切除,进而避免局部复发。整块切除病灶后可以对其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以确定是否是治愈性切除。不管表浅病灶大小、位置及是否存在纤维化,ESD均可对其切除,但是上述优点是以穿孔、出血等风险增加及手术时间较长为代价的。常见的ESD手术器械包括针刀、IT刀、钩刀等。其中IT刀在切割刀尖安装了一个陶瓷球帽,以防止电流对胃壁深层组织的直接损伤,比起其他任何刀具,IT刀更有避免肌层损伤的安全性;但其切割自由度不及于其它针刀。
为集合针刀的切割自由度和IT刀的安全性,将两者的优点组合具有较强的临床需求。然而,现有的组合式内窥镜用高频刀具如专利JP5342980B2所示,其切割刀杆为双层结构。
其存在以下缺点:1、相对于单层刀杆,双层刀杆更粗,对组织额外损伤更大,现有生产制造技术只能做到直径0.5mm;
2、双层刀杆IT刀的生产成本更高,使得组合刀无法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加工简单、并且在IT刀状态下切割刀杆直径得以小于0.5mm的组合式内窥镜用高频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内窥镜用高频处理装置,包括:切割部,其包括刀杆及绝缘头,所述刀杆穿设于所述绝缘头,所述刀杆包括杆体及膨大部,所述膨大部位于所述杆体末端;输送部,其包括柔性护套及第二输送组件,所述第二输送组件穿设于所述柔性护套并与所述杆体固定连接;结合部,其由固设于所述绝缘头内的第一结合构造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结合构造对面的第二结合构造构成;其中,所述输送部的动作使得所述膨大部在固定容纳于所述绝缘头和伸出于所述绝缘头状态之间转换,当所述膨大部固定容纳于所述绝缘头时,所述第二输送组件的轴向移动使得所述杆体在外露于所述柔性护套和容纳于所述柔性护套的状态之间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头设有大径孔及与所述大径孔连通的小径孔,所述大径孔位于靠近所述输送部一端,所述膨大部得以与所述小径孔或第一结合构造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结合构造为弹片,所述弹片固定于所述绝缘头,所述第二结合构造为活动安装于所述柔性护套的第一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的远端具有台阶部,当所述绝缘头紧靠所述柔性护套远端时,第一输送组件相对于所述柔性护套的轴向移动导致所述台阶部在与所述弹片卡扣和解锁状态之间移动,卡扣状态下,所述绝缘头固定于所述柔性护套远端,所述输送部的轴向移动使得所述膨大部从所述绝缘头前端进出;解锁状态下,所述膨大部固定容纳于所述绝缘头,所述弹片紧密夹持于所述杆体,所述膨大部与所述绝缘头一致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19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外科背部烧伤磨痂仪
- 下一篇:一种腰椎椎间隙软组织去除用手术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