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魔芋软腐病的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59456.0 | 申请日: | 2018-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2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郭娜;李秀付;李忠金;唐应林;李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安县红星村裕丰农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C05G3/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61500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魔芋软腐病 农田生态系统 绿肥 合理配比 聚磷酸钾 农业种植 生态环境 效果稳定 软腐病 防治 病害 细菌 中药 土壤 配套 | ||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魔芋软腐病的防治方法。本发明对影响软腐病发生的农田生态系统中药、肥、菌及生态环境等因素综合配套实施,通过选用生防细菌与聚磷酸钾和绿肥按照1‑3:40‑70:120‑160的比例进行合理配比,施于土壤中,使魔芋软腐病病害防控效果稳定在9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魔芋软腐病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魔芋是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富含葡甘露聚糖,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开发价值。
魔芋作为一种高效作物,对农民脱贫致富的带动作用最直接、最明显,成为适生区域首选的一个特色增收项目,已是农民脱贫致富、振兴地方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人工栽培及规模化种植面积的扩大,原有的环境和生长条件发生了变化,魔芋种性退化、抗逆性下降、产量降低、抗病害能力减弱,病害发生率较高,有的甚至绝收,芋农损失大,且病害发生与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最后导致种植面积锐减,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植魔芋的积极性,阻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此,病害成为当前制约魔芋产业发展的难题。
魔芋病害,特别是细菌性“软腐病”是一种对魔芋生产具有毁灭性危害的世界性植物病害,据调查统计,其年综合发病率高达30%以上,魔芋产量损失高达23%,平均每亩造成经济损失500多元。对于魔芋细菌性软腐病,目前国内主要以轮作等农业措施和大剂量的化学农药等防治措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和环境问题日益关注,因此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有机魔芋及无公害绿色魔芋已成为魔芋产业的主导方向。
本方法力求通过对影响软腐病发生的农田生态系统中药、肥、菌及生态环境多多因素综合配套实施,使魔芋软腐病病害防控效果稳定在90%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魔芋软腐病的防治方法,目的是减少魔芋软腐病的发生,提高魔芋的产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包括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种:选择花芽和个体重500克以上的种芋,于4月上旬置于繁殖室内细沙土中;繁殖室细沙土厚3-8厘米,上覆沙16-23厘米,待花轴抽出,再将细沙加厚到40厘米,结果实后,剥去花被;
(2)播种:在8月份采收成熟的浆果,搓洗去果皮、果肉,将饱满的种子取出晾干,然后,将1份种子与4~5份湿润的细沙和萌发菌混合拌匀,装入木箱中置于地窖或埋入坑内贮藏;
(3)育苗:第2年春季3~4月,将苗床浅翻,并与菌肥混合均匀,做成120厘米宽的畦,按株行距25厘米×25厘米点播,覆土13~25厘米,表面用切碎的湿稻草盖住保湿,出苗后要用树枝遮光防寒或防止日晒。
步骤(3)所述的菌肥为:菌剂:聚磷酸钾:绿肥为1~3:40~70:120~160。
进一步,所述的菌肥各组分的配比为:菌剂:聚磷酸钾:绿肥为2:55:140。
所述的菌剂为生防细菌
所述的绿肥为鸡粪80~115份、碎秸秆150~182份、一枝黄花10~50份、七叶一枝花8~28份,九节茶精油9~22份,八仙草15~45份、石膏5~12份,混合均匀,发酵10~30天后,即得。
进一步,所述的绿肥为鸡粪90~105份、碎秸秆160~170份、一枝黄花25~40份、七叶一枝花15~20份,九节茶精油15~18份,八仙草25~35份、石膏8~10份,混合均匀,发酵15~25天后,即得。
进一步,所述的绿肥为鸡粪98份、碎秸秆165份、一枝黄花30份、七叶一枝花18份,九节茶精油17份,八仙草30份、石膏9份,混合均匀,发酵20天后,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安县红星村裕丰农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未经普安县红星村裕丰农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94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