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亚热带岩溶地区退化立地植被恢复土壤修复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58643.7 | 申请日: | 2018-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7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荣;张小平;王晖;卢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C09K101/00;C09K10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1000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溶地区 植被恢复 土壤修复 退化 亚热带 微生物 碳酸盐 土壤改良材料 无机混合材料 有机酸类物质 产酸微生物 附着微生物 碳酸盐反应 碳酸盐分解 保水保肥 表面活性 混合发酵 活性基团 胶体吸附 离子交换 生长过程 土壤空隙 修复材料 产酸菌 醇羟基 磺酸基 弱酸性 土壤pH 有机酸 有效地 氨基酸 保肥 保水 络合 螯合 羟基 羧基 承载 释放 生产 土壤 | ||
1.一种亚热带岩溶地区退化立地植被恢复土壤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修复材料是一种附着产酸微生物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该材料由产酸微生物与具有保水、保肥功能的有机-无机混合材料经过一定时间的混合发酵后生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热带岩溶地区退化立地植被恢复土壤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产酸微生物是从该岩溶地区一些豆科植物生长的土壤中分离出来的一类能产生酸类物质的黄杆菌属、假单胞菌属细菌组成。
3.权利要求2所述的亚热带岩溶地区退化立地植被恢复的土壤修复材料,所述豆科植物为黄檀、任豆、顶果木、银合欢或者紫穗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热带岩溶地区退化立地植被恢复土壤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保水、保肥功能的有机-无机混合材料由泥炭50-100%、粉碎的农林植物废弃物0-30%、粘土矿物0-20%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亚热带岩溶地区退化立地植被恢复土壤修复材料,所述粉碎的农林植物废弃物为秸秆、木屑、竹屑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长度小于1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亚热带岩溶地区退化立地植被恢复土壤修复材料,所述粘土矿物为膨润土、珍珠岩、蛭石、蒙脱石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粒径小于0.3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亚热带岩溶地区退化立地植被恢复土壤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豆科植物生长的土壤中分离出来的产生酸类物质的黄杆菌属、假单胞菌属细菌分离的方法如下:取该岩溶地区一些豆科植物的根际土壤5-10g,接种于初筛培养基,28℃培养3d,挑单菌落平板划线分离,经多次培养后,直至分出纯菌株,并转接到斜面培养基;将分离的菌株接入新鲜的培养液中,反复富集培养,检测培养液中的pH和PO43-,获得所需产生酸类物质的细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亚热带岩溶地区退化立地植被恢复土壤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筛培养基为:蛋白胨10g/L,NaCl 5g/L,牛肉膏5g/L,琼脂20g/L,磷矿粉150mg/L,其余为水;pH7.0,121℃灭菌20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亚热带岩溶地区退化立地植被恢复土壤修复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修复材料按下列步骤生产得到:(1)将泥炭、粉碎的农林植物废弃物、粘土矿物按上述比例搅拌混合均匀,加水润湿至含水量为60-65%得有机-无机混合材料,并采用尿素调节C/N比,使混合材料的C/N比在40-80之间;(2)向混合材料中加入分离的菌液,搅拌混合均匀得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建堆发酵,发酵时间为:夏季和秋季为7-10天,春季和冬季为15-20天;最后得到含水率为20-40%的能用于亚热带岩溶地区退化立地植被恢复的土壤修复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86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