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虫装饰墙板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57936.3 | 申请日: | 2018-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3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正强 |
主分类号: | E04F13/077 | 分类号: | E04F13/077;B32B9/02;B32B5/02;B32B9/04;B32B5/26;B32B7/08;B32B33/00;B32B37/10;B32B37/06;C08L67/06;C08L1/14;C08L97/02;C08K5/14;C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7614 云南省昭通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饰墙板 防虫 制造 防虫驱虫 墙板 标准要求 底层材料 防虫性能 使用寿命 视觉效果 椰壳纤维 植物纤维 装饰材料 苎麻纤维 镂空 根茎叶 雷公藤 最下层 驱虫 三层 优选 配方 装修 优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虫装饰墙板的制造方法,墙板分为三层,表层含有雷公藤的根茎叶植物纤维在具有驱虫防虫性能的同时还有镂空的视觉效果,中间是椰壳纤维层,提高了墙板整体的强度,最下层是苎麻纤维材料,兼具强度和防虫驱虫效果,本发明公开的防虫装饰墙板的制造方法,采用优选的防虫装饰墙板表层和防虫装饰墙板底层材料配方,通过特定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符合标准要求的装修装饰材料,同时在防虫驱虫效果上进行了优化,提高了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饰墙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虫装饰墙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装饰墙板被广泛运用在建筑装修行业,常常被称为建筑板材、木板材、家具板材、工程板方、木板料等。板材的种类繁多,墙面装饰板材的种类包括:1、按材质分类可分为:实木板、人造板两大类。目前除了地板和门扇会使用实木板外,一般我们所使用的板材都是人工加工出来的人造板。2、按成型分类可分为:实心板、夹板、纤维板、装饰面板、防火板等等。墙面装饰板材木板品种包括: 1、实木板顾名思义,实木板就是采用完整的木材制成的木板材。这些板材坚固耐用、纹路自然,是装修中优中之选。但由于此类板材造价高,而且施工工艺要求高,在装修中使用反而并不多。实木板一般按照板材实质名称分类,没有统一的标准规格。2、夹板夹板,也称胶合板、行内俗称细芯板。由三层或多层一毫米厚的单板或薄板胶贴热压制而成。是目前手工制作家具最为常用的材料。夹板一般分为3厘板、5厘板、9厘板、12厘板、15厘板和18厘板六种规格(1厘即为1mm)。3、装饰面板装饰面板,俗称面板。是将实木板精密刨切成厚度为0.2mm左右的微薄木皮,以夹板为基材,经过胶粘工艺制做而成的具有单面装饰作用的装饰板材。它是夹板存在的特殊方式,厚度为3厘。装饰面板是目前有别于混油做法的一种高级装修材料。4、细木工板细木工板,行内俗称大芯板。大芯板是由两片单板中间粘压拼接木板而成。大芯板的价格比细芯板要便宜,其竖向(以芯材走向区分)抗弯压强度差,但横向抗弯压强度较高。5、刨花板刨花板是用木材碎料为主要原料,再渗加胶水,添加剂经压制而成的薄型板材。按压制方法可分为挤压刨花板、平压刨花板二类。此类板材主要优点是价格极其便宜。其缺点也很明显:强度极差。一般不适宜制作较大型或者有力学要求的家私。6、密度板密度板,也称纤维板。是以木质纤维或其他植物纤维为原料,施加脲醛树脂或其他适用的胶粘剂制成的人造板材,按其密度的不同,分为高密度板、中密度板、低密度板。密度板由于质软耐冲击,也容易再加工。在国外,密度板是制作家私的一种良好材料,但由于国家关于高度板的标准比国际的标准低数倍,所以,密度板在我国的使用质量还有待提高。7、防火板防火板是采用硅质材料或钙质材料为主要原料,与一定比例的纤维材料、轻质骨料、黏合剂和化学添加剂混合,经蒸压技术制成的装饰板材。是目前越来越多使用的一种新型材料,其使用不仅仅是因为防火的因素。防火板的施工对于粘贴胶水的要求比较高,质量较好的防火板价格比装饰面板也要贵。防火板的厚度一般为0.8mm、1mm和1.2mm。8、三聚氰胺板三聚氰胺板,全称是三聚氰胺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是将带有不同颜色或纹理的纸放入三聚氰胺树脂胶粘剂中浸泡,然后干燥到一定固化程度,将其铺装在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或硬质纤维板表面,经热压而成的装饰板。三聚氰胺板是一种墙面装饰材料。现有的装饰墙板一般都是采用木纤维制造,防虫驱虫性能不好,容易腐烂,柔韧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虫装饰墙板的制造方法,防虫驱虫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虫装饰墙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正强,未经张正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79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