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极化分集的MM波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55344.8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0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H.K.潘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特尔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21/24 | 分类号: | H01Q21/24;H01Q3/34;H01Q1/2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姜冰;杨美灵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元件 第二信号 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系统 极化分集 极化 驱动器电路配置 天线元件配置 无线通信链路 驱动器电路 耦合到 传递 分集 正交 配置 | ||
本发明名称为“带有极化分集的MM波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系统”。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系统包括:配置成传递第一信号的第一天线元件,第一信号在第一定向中被极化;与第一天线元件共处的第二天线元件,第二天线元件配置成传递第二信号,第二信号在第二定向中被极化,第二定向正交于第一定向;以及耦合到第一天线元件和第二天线元件的驱动器电路,驱动器电路配置成处理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以实现无线通信链路中的信号分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系统,并且更具体地说,涉及带有极化分集的毫米波(MM-Wave) MIMO天线系统。
背景技术
例如诸如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网本(netbook)、个人数字助理(PDA)及移动电话的电子装置越来越趋向于包括多种无线通信能力。这些装置使用的无线通信系统正延伸到通信谱的更高频率范围中,例如,诸如毫米波区域,并且具体而言,在60 GHz的免许可的5-7GHz宽谱带。到更高频率的此延伸部分地是由例如高清晰视频(例如,其要求多吉比特(gigbit)数据率)的应用所使用的增大数据率通信的要求所驱动的。
MIMO天线系统可用于增大无线网络中的数据吞吐量,然而,常规MIMO天线系统一般要求由足够大距离间隔开的分开的天线以实现要求的隔离和天线之间的空间分集。由于传播损耗和衰减倾向于在这些更高MM波频率增大,因此,能够变得难以在装置平台上实现常规MIMO天线系统(由于在这些增大距离上造成的信号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系统,包括:第一天线元件,配置成传递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在第一定向中被极化;第二天线元件,与所述第一天线元件共处,所述第二天线元件配置成传递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在第二定向中被极化,所述第二定向正交于所述第一定向;以及驱动器电路,耦合到所述第一天线元件和所述第二天线元件,所述驱动器电路配置成处理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以实现无线通信链路中的信号分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系统,包括:相控阵列天线,包括多个双极化天线元件,其中所述多个双极化天线元件的每个元件包括水平极化元件和垂直极化元件;以及驱动器电路,耦合到所述水平极化元件和所述垂直极化元件的每个,所述驱动器电路配置成在所述水平极化元件的每个之间和在所述垂直极化元件的每个之间提供相位偏移。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方法,包括:配置第一天线元件以传递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在第一定向中被极化;使第二天线元件与所述第一天线元件共处,所述第二天线元件配置成传递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在第二定向中被极化,所述第二定向正交于所述第一定向;以及将驱动器电路耦合到所述第一天线元件和所述第二天线元件,所述驱动器电路配置成处理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以实现无线通信链路中的信号分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分集天线,包括:第一天线元件,配置成传递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在第一定向中被极化;第二天线元件,与所述第一天线元件共处,所述第二天线元件配置成传递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在第二定向中被极化,所述第二定向正交于与所述第一定向;以及第一天线馈线,耦合到所述第一天线元件;以及第二天线馈线,耦合到所述第二天线元件,其中布线所述第二天线馈线以保持与所述第一天线馈线的超过预定阈值的距离。
附图说明
所要求权利的主题的实施例的特征和优点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继续并参照附图时将变得明白,附图中类似的标号示出类似的部分,并且其中:
图1示出与本公开一致的一个示范实施例的系统图;
图2示出与本公开一致的另一示范实施例的系统图;
图3示出与本公开一致的另一示范实施例的系统图;
图4示出与本公开一致的另一示范实施例的系统图;
图5示出与本公开一致的一个示范实施例的系统框图;以及
图6示出与本公开一致的一个示范实施例的操作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特尔公司,未经英特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53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RF透镜效应:高效、动态和移动无线功率传输
- 下一篇:一种天线装置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