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圈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51805.4 | 申请日: | 2018-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7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松浦耕平;滨野守裕;都筑庆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F17/00 | 分类号: | H01F17/00;H01F27/24;H01F27/2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青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部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部电极与层叠体之间的固着力提高且可靠性较高的线圈部件。该线圈部件具备:层叠体;线圈,其设置于层叠体的内部;以及两个以上的外部电极,它们设置于层叠体的表面,在上述线圈部件中,层叠体包括第一磁性层、层叠于第一磁性层之上的绝缘层、层叠于绝缘层之上的第二磁性层,线圈在其两端具有引出至层叠体的表面并与外部电极的任一个连接的引出部,外部电极分别遍及第一磁性层、绝缘层以及第二磁性层的表面地存在,外部电极的至少一个的与绝缘层接触的部分的宽度大于与第一磁性层以及第二磁性层接触的部分的宽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共模扼流线圈等线圈部件。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线圈部件,存在记载于日本特开2007-81228号公报(专利文献1)以及日本特开2016-178140号公报(专利文献2)的线圈部件。
在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表面安装型电子部件阵列,该表面安装型电子部件阵列具备:基体,其具有立方体形状;至少四个外部电极,它们形成于基体的表面,该表面安装型电子部件阵列安装于其他部件,上述表面安装型电子部件阵列的特征在于,基体具有:第一面其构成相对于其他部件的安装面;四个第二面,它们与第一面相邻;以及第三面,它们与第一面对置并且与各第二面相邻,外部电极具有:第一电极部,其形成于第一面;和第二电极部,其形成于第二面以便与第一电极部连结,并延伸至第二面与第三面的角部,在第三面实际未形成外部电极。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共模噪声滤波器,该共模噪声滤波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层叠体,其层叠有多个绝缘体层;三个线圈导体,它们设置于层叠体的内部;以及外部电极,其设置于层叠体并与线圈导体连接,三个线圈导体配置为分别按照漩涡状设置为一匝以上,与其卷绕轴正交的面的外形形状形成为由长边与短边构成的矩形状,并且设置于一个绝缘体层上,使三个线圈导体中的两个线圈导体的长边对置,并使该两个线圈导体各自的短边与其他线圈导体的长边对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8122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178140号公报
伴随着线圈部件等电子部件的小型化,电子部件所具备的外部电极的尺寸处于变小的趋势。然而,若外部电极的尺寸变小,则外部电极与层叠体之间的固着力处于变弱的趋势。因此,在施加了机械式的应力时,存在外部电极从层叠体剥离的担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外部电极与层叠体之间的固着力提高且可靠性高的线圈部件。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线圈部件具备:
层叠体;
线圈,其设置于层叠体的内部;以及
两个以上的外部电极,它们设置于层叠体的表面,
层叠体包括第一磁性层、层叠于第一磁性层之上的绝缘层、以及层叠于绝缘层之上的第二磁性层,
线圈在其两端具有引出至层叠体的表面并与外部电极的任一个连接的引出部,
外部电极分别遍及第一磁性层、绝缘层以及第二磁性层的表面地存在,
外部电极的至少一个的与绝缘层接触的部分的宽度大于与第一磁性层以及第二磁性层接触的部分的宽度。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线圈部件,外部电极的至少一个的与绝缘层接触的部分的宽度大于与第一磁性层以及第二磁性层接触的部分的宽度。因此,外部电极与层叠体之间的固着力提高,能够防止外部电极的剥离,因而能够提高线圈部件的可靠性。
另外,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绝缘层包含玻璃和/或玻璃与铁氧体的复合材料。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在外部电极包含玻璃的情况下,借助外部电极中的玻璃成分与绝缘层中的玻璃成分的相互作用,能够使外部电极与层叠体之间的固着力进一步稳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18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防错率的反向充磁工装
- 下一篇:线圈部件及其频率特性的变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