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管桩混凝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51570.9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13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雨利;余杰;罗树琼;史才军;管学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混凝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应力管桩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由如下组份组成:水泥400‑450kg;掺合料30‑50kg;粗骨料1185‑1270kg;细骨料610‑650kg;早强剂25‑30kg;高性能减水剂固掺0.9‑1.2kg;水胶比为0.23‑0.25。混凝土中砂率33‑35%。本发明的早强剂由硅酸盐、钙盐,在表面分散剂作用下,得到富含具有纳米结构的无机微晶与有机聚合物的杂化颗粒,可以诱发水泥水化形成C‑S‑H凝胶,显著提高混凝土10h内的超早期强度。本发明将该早强剂应用于管桩混凝土,取消了管桩生产一般采用的高温蒸养和加压蒸养制度,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本发明制备的预应力管桩混凝土在30‑35℃、湿度95%以上养护时,10h抗压强度达55MPa以上,1d抗压强度达80MPa以上,28d抗压强度达95MPa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有是涉及一种预应力管桩混凝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管桩行业近年来一直保持着快速的发展。目前,国内生产的管桩混凝土强度等级大多为C80,绝大多数采用蒸养和加压蒸养两段式的生产工艺,即先常压蒸养若干小时,再转入高压釜高压蒸养。但这种工艺有如下缺点:(1)常压蒸养中,温度的快速升高和降低使桩身产生裂缝,强度降低;(2)蒸压釜投资成本和维护费用高,能源消耗大,造成环境污染;(3)常压蒸养和高温高压养护所消耗的能量和时间约占管桩生产的总能量和总时间的90%。
因此,仅在常温常压养护条件下制备管桩混凝土的技术方案,将会对管桩行业的节能减排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不足,提出一种预应力管桩混凝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应力管桩混凝土,所述混凝土中,每立方米混凝土由如下组份组成:水泥400-450kg;掺合料30-50kg;粗骨料1185-1270kg;细骨料610-650kg;早强剂25-30kg;高性能减水剂固掺0.9-1.2kg;水胶比为0.23-0.25。
如上所述的预应力管桩混凝土,优选,每立方米混凝土粗骨料1185-1240kg。
如上所述的预应力管桩混凝土,优选,所述混凝土中砂率33-35%。
如上所述的预应力管桩混凝土,优选,所述早强剂由溶液甲、溶液乙和溶液丙复合而成,且溶液丙的重量为溶液甲与溶液乙之和;
所述溶液甲为甲酸钙水溶液;所述溶液乙为硅酸钠水溶液;所述溶液丙为聚乙二醇和四氯乙烯复合而成的水溶液;
优选地,所述早强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甲酸钙和水以1∶8-10比例配制成溶液甲,将硅酸钠和水以1∶6-8比例配制成溶液乙;
2)将聚乙二醇、四氯乙烯和水以1∶5-6∶90-95的比例配制成溶液丙;
3)将配制好的溶液甲、溶液乙以1∶1-1.2比例滴加到溶液丙中,其中滴加时间为4-5h,溶液丙重量为溶液甲与溶液乙之和。
如上所述的预应力管桩混凝土,优选,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且该硅酸盐水泥的等级为52.5级及以上。
如上所述的预应力管桩混凝土,优选,所述掺合料为硅灰、偏高岭土、微珠中的一种或两种任意比例复掺。
如上所述的预应力管桩混凝土,优选,所述粗骨料为5-25mm连续级配碎石。
如上所述的预应力管桩混凝土,优选,所述高性能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40%。
如上所述的预应力管桩混凝土,优选,配制所述混凝土的养护条件为温度30-35℃、湿度9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15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下一篇:彩色混凝土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