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波束失败检测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50836.8 | 申请日: | 2018-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7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管鹏;陈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8 | 分类号: | H04W24/08;H04B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李欣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波束 失败 检测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波束失败检测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终端设备通过获取至少一个波束检测信号的周期和波束失败宣告对应的连续的波束失败实例的个数,根据获取的所述至少一个波束检测信号的周期和所述连续的波束失败实例的个数,确定波束检测区间的长度。其中,所述波束检测信号通过波束发送,一个所述波束失败实例为在至少一个所述波束检测区间内对所述至少一个波束检测信号中各波束检测信号的检测结果未满足预定条件。通过波束检测区间长度的确定,可以在检测区间内进行波束失败检测,进而在满足条件时进行波束失败宣告,进入波束恢复流程。该技术方案通过合理的波束检测区间长度的确定方式,能够实现有效的波束失败检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通信系统中的基于波束通信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波束进行传输,即通过在空间上朝向特定的方向发送信号,可以实现更高的天线阵列增益。波束可以通过波束成型(Beamforming)等技术手段实现。例如在高频(high frequency,HF)通信中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模拟加数字混合波束成型(hybrid Beamforming),这样既可以很好的对抗高频信号由于传输距离导致的损耗又可以把复杂度和硬件成本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在基于波束的通信系统中,为了获得波束增益,发射端会将信号朝特定方向集中发射,而接收端会调整接收波束模式,尽量获取更多的信号能量。然而,随着由于移动、遮挡或信道干扰环境改变,正在通信的一对收发波束的通信质量可能下降,甚至无法正常通信。为了解决由于波束通信质量下降造成的波束失败,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需要对波束进行检测,当UE物理层在一个波束检测区间(可以对应一个上报周期)内确定被检测的波束不满足预定条件,产生波束失败实例,则将按照上报周期上报给UE的高层。当被检测的波束持续不满足预定条件(即,波束失败实例持续产生)时,UE即可确认波束失败发生,并进入波束恢复流程,波束恢复流程包括新波束的识别、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和波束失败应答接收等步骤。
针对波束失败检测,为进行有效的波束失败检测,需考虑波束检测区间(可以对应一个上报周期)长度设置的恰当性,如果波束检测区间长度设置过长,则在持续波束失败实例产生进而确认波束失败发生需要的时间就会过长,导致及时进行波束恢复的有效性受到影响,且过长的时间缺乏灵活性;而如果波束检测区间长度设置过短,则确认波束失败发生可能有误判。因此,亟需提出一种确定合理的波束检测区间(可以对应一个上报周期)长度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波束失败检测的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通过有效确定合理的波束检测区间(可以对应一个上报周期)长度的方案,使得能有效进行波束失败检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波束失败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上,通过获取有效的参数,用以确定合理的波束检测区间的长度,实现有效的波束失败检测。该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个波束检测信号的周期T和波束失败宣告对应的连续的波束失败实例的个数N;其中,所述波束检测信号通过波束发送,一个所述波束失败实例为在至少一个波束检测区间内对所述至少一个波束检测信号中各波束检测信号的检测结果未满足预定条件;根据获取的所述T和N,确定所述波束检测区间的长度。
该设计通过获取有效的参数,能够确定合理的波束检测区间的长度,实现有效的波束失败检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至少一个波束检测信号的周期T和/或波束失败宣告对应的连续的波束失败实例的个数N从接入节点接收获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至少一个波束检测信号的周期T和/或波束失败宣告对应的连续的波束失败实例的个数N从存储装置读取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08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