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站锅炉排烟温度智能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48835.X | 申请日: | 2018-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67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苏攀;张健;于鹏峰;韩静;靖浩然;肖申;邓耀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7/38 | 分类号: | F22B37/3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张狄峰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站 锅炉 温度 智能 测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站锅炉排烟温度智能测试系统。目前对电站锅炉排烟温度测试的精确性不高。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及传输模块,能量提供模块,数据中心终端模块,以及,外壳;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多节组装式温度测试装置主体,温度传感器和多节组装式温度测试装置主体连接;数据处理及传输模块包括微控制器模块、串口和射频模块,数据中心终端模块包括Zigbee信号接收装置和上位机,Zigbee信号接收装置和上位机连接,射频模块和Zigbee信号接收装置无线连接;数据处理及传输模块,以及,能量提供模块共同组成排烟温度智能测试控制装置,且安装在外壳内。本发明的试验数据能高效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站锅炉排烟温度智能测试系统,主要用于测试电站锅炉运行时的排烟温度。
背景技术
排烟温度是电站锅炉运行中重点关注的重要技术经济小指标之一,排烟温度变化可对锅炉运行经济性和安全性产生较大影响,排烟温度过高,锅炉效率降低,排烟温度过低,易引起尾部烟道腐蚀问题。燃煤电厂空气预热器单侧出口排烟温度热工测点一般设置1-2个,DCS采集的排烟温度数据能反应运行工况下的大致数值区间,但由于烟道截面积较大,无法获得该出口截面下具备代表性的平均排烟温度数据。为获得空预器出口整个断面的平均排烟温度,需要通过试验手段,以国家标准《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10184-2015)为依据,按照排烟温度网格测试方法,在空预器出口截面的试验测孔中安装不同长度的热电偶,然后连接手持电子温度表,获得空预器出口截面不同测孔和不同深度网格点的温度数据,然后加权平均后计算得到平均排烟温度。在试验过程中,组装每个测孔的热电偶装置时,需要将不同长度的热电偶按照网格法的要求固定成组,组装和拆装过程费时费力,试验前期准备过程长;采集排烟温度数据时,需要人工将安装好的每个热电偶与电子温度表相连,然后抄录温度数据,并且通过多次重复测试,以提高测试温度数据的精密度和准确性,测试人员工作强度大且效率低下;另外,抄录采集的每个网格点下的排烟温度数据为离散型数据,且时间间隔大,降低了数据采集的精度。如公开日为2015年09月30日,公开号为CN204679314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电站锅炉烟气取样及温度测量组合装置,由宝塔接头、接线槽、管座、取样管体、测温管套和管孔组成,取样管体和测温管套为等直径且长度相等并排连在一起的双钢管,双钢管其中一根为烟气取样管,取样管体沿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有五个等间距的取样管管孔;虽然精确性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数据采集的精度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电站锅炉排烟温度测试技术测试效率低下且采集精度不高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电站锅炉排烟温度智能测试系统,按照试验标准要求,可进行多个试验测点的排烟温度的采集及分析,同时选取Zigbee无线传输技术,实现试验数据高效传输,最终通过上位机实现数据的实时显示、数据库的存储和调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电站锅炉排烟温度智能测试系统的结构特点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及传输模块,能量提供模块,数据中心终端模块,以及,外壳;数据采集模块,以及,数据处理及传输模块均与能量提供模块连接;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多节组装式温度测试装置主体,温度传感器和多节组装式温度测试装置主体连接;数据处理及传输模块包括微控制器模块、串口和射频模块,串口、微控制器模块和射频模块依次连接;数据中心终端模块包括Zigbee信号接收装置和上位机,Zigbee信号接收装置和上位机连接,射频模块和Zigbee信号接收装置无线连接;数据处理及传输模块,以及,能量提供模块共同组成排烟温度智能测试控制装置,该排烟温度智能测试控制装置安装在外壳内;射频模块采用Zigbee无线通信协议,实现温度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数据通过排烟温度智能测试控制装置无线传送给数据中心终端模块,数据中心终端模块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后传送给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88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余热锅炉汽包液位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锅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